10月22日,周二,晴,14-24度,体重52.9公斤
转变视角
原本计划本周末一家人去景德镇游玩。夫说他赚了点钱,得去消费,让钱流动起来。高铁票都买好了。上次远游,已是疫情前,相隔三四年。结果,我手闲,昨天搜索景德镇天气,周末两天大雨,夫决定取消行程。退票扣了五十多元手续费。今天再看,周六阴,周日小雨,肠子悔青。太久没出门,根本没必要这么着急退票,48小时前退都是5%的手续费。这两天气温又明显升高,到下月初还有二十七八度的高温,又后悔退了那些衣服,能美上半个多月也不亏的。我就是这么一个事前纠结,事后也纠结的人。夫就不会,凡事未成前,他会提反对意见,已成后,他会顺着事物好的一方面说。而我总是冲动行事,事后反悔,还埋怨夫不阻止。
读到一则故事,说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开店的女儿,大女儿卖遮阳帽,小女儿卖雨伞。每到晴天,她就为小女儿的生意担忧,而一下雨,又担忧起大女儿。有人对她说,你应该天天高兴才对,晴天大女儿生意好,雨天小女儿生意好,无论什么天气,你家总有进账。凡事都有两面性,总是看到坏的一面的人,就难免时时深陷于纠结中。
今天读钱理群自述《一路走来》,钱理群先生是北大资深教授,是全中国讲鲁迅讲得最好的学者。他在自述中谈到青年阶段曾有长达十八的时间在贵州的一个穷山沟里教书,那儿很闭塞、很落后,也许很多人在如此落后、闭塞的山沟里生活十八年,就真的沦为一个无所作为的山民。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但也有一些有志之士,他能在不利的环境中发掘出有利于自己成长的条件。钱理群说:“在我看来,贵州就是一个沉潜下来练内功的好去处,要辩证地看贵州的落后:天高皇帝远,正便于自由思考;生活节奏慢,正有利于悠悠闲闲读书;消息闭塞,外在诱惑也少,正可以逼视内心,向思想深处开掘。”他给自己设计了“狡免二窟”的成长计划。“第一窟”,是从已经具备的现实条件出发,先给自己确定一个经过努力就可以达成的现实目标:下决心就在这卫生学校里做一个好教师。“第二窟”:立定一个理想的目标——要回到北大研究鲁迅,讲鲁迅,虽然暂时条件不具备,需要长期的准备,耐心的等待。从1960年来到贵州,到 1978年获得参加研究生考试的机会,他足足等了十八年。一般人会说下放的十八年虚度了青春,而他却说,我今天的一切,可以说是全赖于“贵州十八年”沉潜读书,练内功,奠定了治学的根基和底气。
谁说人是环境的产物,天才能改造环境为自己服务。一个人若能认清自己眼底的江山,把握住自己的步骤,那不管周围的环境如何地恶劣,周遭的人事如何地不惯,都能清瘦地站着,岿然似狂风中的老树。
【日食记】黑麦薄饼+南瓜小米粥+炒合菜,早餐要吃五谷杂粮、蛋白质和蔬菜。
黑麦薄饼的做法:母亲保健品公司拿来的黑麦,我发现里面应该已充了白面,就直接用来揉面。300克黑麦粉,加210克水,3克白糖,2克酵母,揉成光面团,放冰箱冷藏发酵一夜。
早起,取出面团,分成五个剂子,揉圆。静置15分钟以上(此时可去洗衣服)。案板上撒干粉,取一剂子,用擀面杖擀成直径20-25公分的薄饼。
平底锅烧热,将薄饼放入锅中无水无油干烙,一面烙至表面微微起泡,翻面继续烙至鼓大包,再翻面烙上半分钟即可捞出。
这个饼是半发面做的。饼皮柔软有两招:一是含水量大(水与粉比例70%以上),二是加少许酵母,但又不令其完全发酵。
【日省记】
做事不能兴头上来,就一头扎入,兴头过了,就不了了之。饭要一口一口吃,事也要一点一滴地积累。比如装修兴了两天,又熄了。要抽时间将前段时间学习的装修知识,联系的商家信息等都梳理一遍。这两天小区装修群里业主们都在七嘴八舌地分享信息,有价值的要及时记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