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领悟《我与地坛》

领悟《我与地坛》

作者: 木沁馨 | 来源:发表于2019-10-06 19:33 被阅读0次

        史铁生,二十岁,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住进了轮椅。地坛,便成为了他逃避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满地都亮起的月光把他这个失魂落魄的年轻人带入了与世隔离般的思考。就像他自己说的:满园弥漫在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自强不息,成年人为还是孩童的我们树立了无数个光辉灿烂的形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张海迪了。一张照片里,她躺在病床上使劲的抬头看向不远处,桌子上是别人为她翻开的《英语九百句》。照片底下附言:刚刚做完大手术的张海迪!这形象过于高大,光芒几乎刺的我们这些孩子睁不开眼,我们羞愧的认为自己真是太普通,太懦弱。直至早已成年后的我心中还是那样的崇敬她。

        然而圣人毕竟是少数,就像史铁生,曾经在地坛公园的好几年里,专心致志都在想死的事。还好还好,书籍可以充实大脑,安安静静地坛又便于他洞悉周围发生的点点滴滴。阅读、思考,他几乎成为了自己的哲学家。他要生存,他拿起了笔,他非常热爱写作,却也不避讳的写到“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多么接地气的一句话啊!

      也许这世上的人心终归是横看成火侧看成冰!从接他入院的医生护士给予他种种的特殊关照,到街坊邻居每每为了他的事出谋划策,再到他的二十多个知青同学们凑钱给他买的第一辆轮椅……。他因生病享受的种种特殊的关照,却也因生病遭受着社会上种种歧视。人要活下去就得吃饭,就得工作。可他能做什么工作呢?母亲一趟趟的跑劳动局,所谓的申请,就像是满脸堆笑,战战兢兢的道歉。满口官腔的工作人员把母亲从这屋支到那屋,最后的回答是:“等吧,全须全尾的我们还分配不过来呢!”

      其实有时想想,他也很幸运啊!正是这世态炎凉,才把他逼成了一个大作家,而他又是那么的热爱写作,这不恰巧应了现在流行的那句话:现代人最幸运的事,就是能把自己的爱好做成事业!所谓上帝为你关上了门,那就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当然,这中间,必定是你先付出了超于常人的努力才可。我们总抱怨这世界给我们太多太多的不公,很少会去想也许我们日常忽略的正是某些人可望不可及的。

      那就珍惜自己,珍惜当下的自己吧!

       

相关文章

  • 领悟《我与地坛》

    史铁生,二十岁,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住进了轮椅。地坛,便成为了他逃避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满地都亮起的月光把他...

  • 01《我与地坛》结构分析及片段仿写

    《我与地坛》一 ——史铁生 主题: 通过描写地坛与我家很近,自小我就去地坛里玩耍,瘫痪后更是与地坛形影不离,地坛的...

  •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寻找“缘分”,感悟生命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与地坛...

  • 命运•态度•地标

    《我与地坛》阅读笔记 一 我首先仔细地阅读了《我与地坛》的第一章,作者回顾自己与地坛的渊源...

  • 我与地坛

    地坛还是史铁生笔下的地坛,但我所说的不是史铁生与地坛,而是我与地坛的邂逅。今天去雍和宫附近办事,吃过午饭,距离火车...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集子里的《我与地坛》 我能清楚的记得我第一次思索“生死”这件大事就是看了高中课文《我与地坛》后。懵懂,...

  • 命运——《我与地坛》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部散文不仅让我欣赏到了语言的魅力,更让我领悟到一个残疾人对于生命的冷静思考。 ...

  • 《我与地坛》— 总有那么一个地方,承载着我们此生的思念

    《我与地坛》是什么?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先生2002年出版的散文集,其中最著名的篇章是《我与地坛》,文章片段多处...

  • 《我与地坛》读后感

    最近反复研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本文作者用回忆的方式整理了自己与地坛的关系,以及他在地坛中的所见所闻与...

  • 一日一字

    开始读《我与地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领悟《我与地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tp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