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这则新闻,在感到好笑的同时,不由得联想到一件老生常谈的问题:孩子的模仿力对其成长的影响。
新华字典对“模仿”一词的释义如下:
模仿,是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在儿童方面,儿童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

连动物都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何况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呢?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某些行为习惯或动作表情,几乎与父母一模一样;夫妻两人在一起生活多年,就会越来越有夫妻相。
这些例子,都是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们,互相进行无意识模仿造成的。
现下很火的网络小视频也存在模仿想象,比如:某个点击率高的视频,会被人们争相模仿,重复拍摄。
我们看到某个好看的穿衣风格,看到一个人好的行为习惯等等,也会想要模仿。
可见,模仿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不可避免。
今天,我想分享的重点是:模仿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俗话说,模仿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喜欢模仿让他们印象深刻的片段,比如:刚打完预防针的孩子,回来喜欢与爸爸妈妈一起玩打针的游戏;刚接受过的小学面试的孩子,回来会与爸爸妈妈一起重现面试的情景。
但是,一般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早模仿的人是父母。因此,已为人父母的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为人处世的态度,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我们希望孩子有出息,不能只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们,而应该以身作则,让孩子从我们身上无意识的学习到良好的品质,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在玩游戏,孩子肯定不可能自觉地去学习;我们在看电视,孩子一定不会自觉的在看书;我们习惯说脏话,孩子绝对不会说话斯文有礼貌;我们随地乱扔垃圾,孩子也会有样学样没素质······
我们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小孩让座,孩子会学到尊老爱幼;我们做事认真负责任,孩子会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看待事情积极正面,孩子也会容易发现生活的美好······

我们希望孩子有毅力,不能只靠说教,而应该有自己能够坚持不懈的事情去影响他们。想要孩子每天学英语,那我们就和孩子一起学;想要孩子坚持阅读,那我们就和他们一起读;想要孩子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那我们就与他们一起运动。
榜样的力量,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长久地坚持不懈。
榜样的力量,不能只是说说而已,要用行动去影响。
最后说一句,我们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打架哦,不然孩子效仿暴力,我们还得耐心地教育他们打架不好,非常不好。
谁知道我们能不能做到耐心地教育呢?

本人纯属个人观点,如有意见,欢迎指导。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