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见的误解是将依赖当成了爱。
过分的依赖是一种寄生的心理,感觉没有别人自己就无法生存,意味着自己是个寄生者,而对方是寄主。
两者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并不是自由的,而是因为需要依赖才结合在一起的。寄生者认为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自己的人生就不够完整,以致无法正常生活,这就构成了心理学上的依赖性。
病态的依赖和对依赖的正常渴望是有区分的。人人都有依赖的需求和渴望,都希望有更强大更有力的人关心自己,这种感觉是合理的。而如果让它控制自己的生活,控制了自己的言行,控制自己一切的感受和需要,那么它就不再是单纯的渴望,而变成了一种心理问题,因过分依赖而引起的心理失调,心理学称之为“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是最常见的心理失调症。
常见的症状:
总是苦思如何获得他人的爱,却没有精力去爱别人;
只想着向别人讨要,却不会去帮助别人;
他们孤独寂寞,永远无法体验满足感;
他们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全都寄托在同别人的情感关系上;
只在乎别人能为他们做什么,却从不考虑自己能给对方付出多少;
依赖性过强的人,把失去伴侣的支持当成极其恐怖的事,他们丝毫不肯降低对他人的依赖,不会给予对方更多的自由。
导致消极性依赖的根源
根源是缺乏真正的爱,患者由于童年时没有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终日与孤独和空虚为伴,所以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得到别人的爱。
而得到父母持续关爱的孩子,成年后就懂得珍惜自己,并坚信自己是值得爱的,是有价值的,他们相信只要坚持真实的自己,就能够得到别人的爱。而在缺少爱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成年后内心始终缺乏安全感,在他们心中世界无情而混乱,别人总是以异样的眼光看他们,他们对自己的价值感到深深的怀疑,一旦抓住一个人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不顾一切的寻求他人的爱和关注,甚至到了不择手段的阶段,他们尽可能维系同别人的情感关系,宁愿牺牲对方的独立和自由。
消极性依赖患者的过度依赖倾向,正是人格失调的一种特殊症状,他们不肯推迟延迟满足感,先苦后甜,只贪图暂时的快乐,始终不能面对现实,他们从不考虑他人的需求,即使情感关系行将破裂,仍然我行我素,不肯做出改变,他们不肯为自己的成长负责,还会阻碍最亲近的人的成长。
依赖性过强就会归咎他人,每当生活在痛苦和沮丧中,他们会认为是别人没有尽心尽力。他们容易忘记别人的好处,总想到其缺点和不足,并为此感到消沉,产生怨恨。
过于强烈的依赖性可能使我们强烈的亲近某个人,表面上我们与对方彼此深爱,实际上却是因为需要对方而已。
这种依赖性多来源于童年时期,由于患者的父母缺乏爱的能力,孩子在孤独和冷漠中长大,所以就会产生过度的依赖心理,只想获取不想付出。心智就永远停留在不成熟的状态,这只会对人生构成限制和束缚,对人际关系造成破坏,让别人跟着遭殃,而不是促进别人的心灵成长。
看完《少有人走的路》第二章爱中的依赖性这一小节,我感觉我对老王不是真正的爱,我对他就是有些过分依赖。只想要求他,自己不学习不奋斗不求上进,只想着老王好好奋斗。我这种病态的依赖,从今天开始慢慢改进吧!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