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病毒之下,我们来聊聊“死亡”

病毒之下,我们来聊聊“死亡”

作者: 小楼有假期 | 来源:发表于2020-02-18 09:23 被阅读0次

今天,小楼想跟大家一起聊聊关于死亡的话题。

关于死亡,我把自己的经历分成几个节点,先从最早的说起——接触“死亡”。

在我初中的时候,奶奶在我生日那天去世了,那一天,心底的恐惧不安和姑姑的哭喊把我吓的喘不过气来。当时家里的房子,是两层,奶奶住在一楼我房间的正下方,所以我也是第一个发现奶奶摔倒引发心肌梗塞的人,那天夜里,奶奶去世了。当时我对死亡的概念还没很具象,知道以后再也见不到她了,害怕和思念各占了一半。因为是穆斯林家族,我们按照当地习俗将“亡人”在家里放三天,之后在“洗净礼”和“埋葬”。也是那三天,我才理解了死亡的意义。

我们将奶奶用白布遮盖放在客厅,等待亲戚朋友的告别。屋里十分的安静,而我就坐在奶奶的旁边,每天能做的就是张望和观察。伸长脖子等待从外地赶回来的舅姥爷,和叔叔,就像爸爸一样,所有的悲伤和压力在见到他们的一瞬间才喷泻而出,我没有见过爸爸哭,那天也没有。但听叔叔说爸爸一直在抽烟,而且一度悲伤的站不起来,大概是有人抽掉了“超人爸爸”的鳞甲,使他的悲伤情绪从内而外的瓦解。但是这一切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都是安静的样子,像奶奶静静地躺在我身边一样。大概第二天的时候,我看到奶奶的身体有了一点的变化,盖身体的白布微微隆起,又慢慢沉下,就像奶奶以前睡着时的呼吸,我偷偷地跟姑姑说,“我觉得奶奶还活着,她好像在呼吸,你把白布打开吧,奶奶要呼吸不过来了。”现在想想,当时姑姑为什么会听小孩子的胡话,打开了白色的遮布,大概她心中也期待着某个不可能的奇迹吧。

之后,奶奶并没有醒过来,奇迹也根本不可能发生,姑姑给僵硬的奶奶洗了“大净”,不知道触摸到冰冷的奶奶时,她在想什么,只是不久后,唯物主义者的姑姑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穆斯林信徒,因为在穆斯林的信仰里,奶奶并没有离开,只是肉体的消失,她去了另外的一个世界,而不是绝对的灭亡。之后的日子,直到现在,姑姑一直觉的奶奶在另外一个世界看着我们,关心着这个家。

我的第二个经历,害怕“死亡”。

初中的经历一度使我害怕救护车的鸣笛声,有时候还会应激性的觉得自己又要失去什么了,但其实危险从来都是悄无声息的。大学期间,爸爸也因为家族性遗传心脏病住院了,那时我虽已经20岁,具备了法律上可以签家属决议书的年纪,但却也没经历过什么。因为妈妈当时在国外工作,不能立即赶回来,所以爸爸的手术,医生决定全程采取我的意见。除了一些术前术后的准备和照料,那段时间我印象最深的是,医生的一句话“用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快点选,不能耽误太久。”我不是医学生,对一些名词也完全不熟悉,站在手术里的窗户后面,整个脑子都是懵的。大多数经历过手术的家庭可能也会有我同样的感受,孤注一掷,把所有的希望全部压在医生的身上,甚至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只求医生最后能说一句,“手术很顺利。”

就这样,我决定了爸爸手术的动向和具体实施方案,出来的时候,强忍泪水的我,终于等到了那一句“手术很顺利。”之后,我便过上了一种小心翼翼的生活,生怕爸爸身体再出状况。

记得之前看《女儿们的恋爱》中,高老师说过一句让大家引起共鸣的话,“父母是我们与死神之间的一道墙”,父母在,我们才会觉得肆无忌惮,生活在备受保护的围墙之中,看不到死神的真面目,而一旦没有了父母,我们会变得越来越孤独,没有了依靠。像龙应台的《目送》,朱自清的《背影》,我们和父母的一次次别离,就像随着时间的波动丈量死亡的步伐。正如之前看到的一篇文章所总结的那样,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父母的爱却总是离别。

我的第三个经历和第四个经历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就是在这个全国恐慌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期,我的身体被查出了疑似的恶性肿瘤。

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化验,医生推翻了之前的假设,去拿化验单的那天,我才知道从家到医院的路其实可以走的很快,可见以前的那么多次来往,都是怀着怎样的沉重心情。但也是这次的惊吓,甚至可以说是机会,让我对人生有个新的定义。我是一个典型争强好胜的人,总是会带给自己很大的压力,无论是感情还是事业,都想要尽自己努力最到最好。最近一年多的日子里,一直都未曾放弃地去奋力追求自己的职业目标,突破安逸圈,而忽略了很多身边的美好和享受。当我真正去面临死亡裁决的时候,才后悔人生并不尽兴,从不写“To do list”的我,忽然觉得留下的遗憾很多。当自以为内心坚强的我遇到“死亡通告”的时候,最开始是埋怨上天的不公,然后变为害怕和闪躲,最后在亲人的支撑下坦然的去面对,积极治疗。这是我擦肩而过的死亡警示,但现在这个时期死亡就在你我身边,以一个个数字替代一个个故事。

截止到今天,我们能看到因新型冠状病毒而不断增加的死亡人数,这一个个数字背后是一家家的故事,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情。以前,我们以为自己会不同,是独一无二和无可取代的。现在,我们知道自己如此渺小,无论是在感情还是工作中,都是可以被取代的。即使是人生的陨落,也只是一个数字,甚至还无法成为一个数字。

死亡,虽可怕,不近人情,但伊斯兰教义中言明,死亡是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是连通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虽然中国的大多数人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是我们仍可以用“死亡”来警醒自己,以此为戒,将它作为一个契机和分水岭,思考一下怎样的选择才能不枉此生,镇定地面对未来的灾难和恐惧,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法。

阳光总会来的,不必忧心,重要的是我们怎样更好地以“死亡”为戒。

相关文章

  • 病毒之下,我们来聊聊“死亡”

    今天,小楼想跟大家一起聊聊关于死亡的话题。 关于死亡,我把自己的经历分成几个节点,先从最早的说起——接触“死亡”。...

  • 我们来聊聊病毒

    病毒是种很奇特的物质,有时它是能传宗接代的生命体,比如当下的新冠病毒,而有时它又成了没生命活力的矿物质。 科学家们...

  • 12星座在感情中的作死行为——摩羯座

    我们来聊聊摩羯座在什么情况之下容易作以及是有哪些常见的作死行为,先来聊聊摩羯座在什么情况之下最容易“作”,摩羯座是...

  • 死亡我们应该聊聊

    关于死亡这个话题我想是人类最不愿意谈起而又最终要面对的一个事实,那么不如借助文字的见证,和死亡做一次深入的沟通吧。...

  • 来,让我们认真地聊聊死亡(二)

    上一篇,雀儿姐带头回忆了自己首次认识死亡的经历。文章推出后,忽然有点小挣扎,毕竟,作为刘胡兰同志的老乡,当众承认自...

  • 来,让我们认真地聊聊死亡(一)

    雀儿姐姐是懒癌晚期患者,回天无力那种。若不是花生同学亲自操刀,这个订阅号绝对胎死腹中。 既然顺利降生了,不等花生同...

  • 来,让我们认真地聊聊死亡(三)

    我们既然下决心认真聊死亡,就要咬着牙横下心,一层一层往里挖。 我想,你我一样,首次认识死亡时的年龄都还不大。 那时...

  • 来,让我们认真地聊聊死亡(四)

    自从开始这个话题,雀儿姐似乎走火入魔了。 成天价地,一串一串的死亡事件在脑海里咕嘟咕嘟往外冒,有至亲,有四邻,有电...

  • 病毒之下

    疫情之下,学生会内部成立了志愿者突击队。 我在昨天当了志愿者,在食堂值班,提醒同学们进食堂一定要带口罩...

  • 新冠病毒感染源头,却是为钱而活思想的连锁反应

    今天清明节,从去年年底到今年爆发的新冠病毒,死亡人数过5万多人,而这个病毒怎么来的,我们目前知道,这个病毒不是人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病毒之下,我们来聊聊“死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ww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