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天命,对许多事都能接纳包容,世界原本多彩,黑白美丑尽在其中,有善良,也有邪恶,有知足,亦有贪婪,谁也无法苛求所有人都对你好。
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遇到不顺之事,不妨理解为“来世间便是修行,渡劫”,是磨练人的,这样心态就会平和。唯有拿出宽厚仁慈之心去看待事物,方能四时居乐静,处处遇春风。
听蒋勋讲课壁画里的故事“尸毗王割肉饲鹰”,佛陀的前世,为解救一只被老鹰追赶捕食的白鸽,他拿刀割下身体的肉来来喂老鹰,老鹰要与白鸽等重的肉。尸毗王割下一块自认为比白鸽体重还重的肉,可那块肉没有让天平动丝毫。他不停的割肉,浑身血淋淋的,将王公大臣都吓跑了,天平还是不动,那分明是要他拿自己的身体性命来换白鸽。舍弃肉身,为救一只白鸽,佛陀做到了,下一世,他成了佛。
这来自壁画的故事,让人震撼,尸毗王无我,为挽救一个生命,他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古老的佛教故事,让人一次次感叹。
蒋勋是我最喜欢的学者,它极度有磁性的声音,百听不厌。他知识广博,感悟独特。他讲美学,讲红学,讲自然,讲佛,他以自己独有的声音,给每一个倾听他说话的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他有段时间居住在池上(一个村子),到田埂上看到花,到村边与农夫交谈,感觉这样常与自然相处,真好。听他谈生死,读佛经,聊感悟,或者谈自然,看风景,聊美学,都让人头脑澄明,心地纯净,仿佛也走到了池上,闻到了稻香。
设若身心俱疲,不妨去自然里走走看看,大自然有强大的疗愈功能。
不种下稻谷,就会长出荒草,让自己有事做,就不容易有闲气,有空虚的烦恼。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收获的前提是播种,播种后要等待,要料理,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
有很好的秧苗,也不确定一定有白花花的稻米,“收到囤里的才是粮食”,成长过程需要风调雨顺,年月不好欠收,农民从来不怨天尤人,老天的事情,人管不了,我们只能管自己,所以抱怨不起作用。
我对土地、对自然有很深的情感,看到土地上长出来的东西就心生欢喜。无论是粮食蔬菜,还是树木花草,这些不会说话的植物自有一番妖娆的风情,让人百看不厌,流连忘返。
走到大自然里,卸下满身疲惫,焕发精神,真实感觉“四时居乐境,随处遇春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