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莫言《文学是世界的》有感

读莫言《文学是世界的》有感

作者: 海_容 | 来源:发表于2019-03-20 23:23 被阅读0次

喜欢读国外的一些小说,看国外的一些电影,但总觉得不是很入流,有点乱读书、乱弹琴的感觉。

读到莫言的这篇演讲稿,看到书中出现《红楼梦》与《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书名,因为都读过,不陌生,所以就很认真的读了两遍这篇文章。

之前从来没读过莫言的作品,想来汗颜,如今拿起来,就放不下。曾经以为爱读书,便是爱上文学,其实不然。真正的文学是有深度、宽度、厚度的,但读来却不晦涩,不脱离生活,莫言的文章就是如此。

曾经看过央视纪录片《当紫禁城遇到卢浮宫》,很喜欢看。在同一个时代背景下,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莫言在德国的这次演讲中,同样提到了一个主题,那就是文学是世界的,文学乃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我喜欢看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世界上不同国家文学与艺术的碰撞,就好像我们在一个四维度或是五维度里,冷眼旁观着那个时期的异彩纷呈。

莫言写到:

“一个民族的文学有一个民族的文学个性,这种个性将此国家、此民族的文学与彼国家、彼别的民族的文学区别开来。但文学之所以能突破国家、民族的障碍,被别的国家、民族的读者所接受,并引起情感的共鸣,就在于好的文学作品必然地描写了、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共同奥秘,揭示了超越种族和国界的普世价值。”

《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伟大的小说,为此还读了很多衍生的作品,比如《蒋勋细说红楼梦》、张爱玲的《红楼梦魇》等,但从未与国外的同时期作品比较过。仅仅是为了读故事而读。

莫言说,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洋溢着反抗封建统治,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与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精神是相通的。这是两部形态完全不同的小说,但都是世界文学的经典。

如果那个时候,把《红楼梦》翻译给外国的读者去读,把《少年维特之烦恼》翻译给中国的读者读,该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莫言的这个演讲,突然感觉打开了我的视野,再读书的时候,我们不防纵横交叉的读。

比如读国外关于二战的作品《偷书贼》、《安妮日记》等等时,我们国家也在如火如荼艰难的抗战,这个时候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柔石、丁玲、萧红,一大批优秀作品问世,这样更能让我们接近历史,感知世界史。

文学是世界的。好,那就让文学在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的交往中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吧。

读莫言《文学是世界的》有感

相关文章

  • 读莫言《文学是世界的》有感

    喜欢读国外的一些小说,看国外的一些电影,但总觉得不是很入流,有点乱读书、乱弹琴的感觉。 读到莫言的这篇演讲稿,看到...

  • 晚熟的人的自我修养——读莫言《晚熟的人》有感

    晚熟的人的自我修养 ——读莫言《晚熟的人》有感 《晚熟的人》是我看过莫言先生的第一本书,虽然之前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

  • 读莫言《读鲁迅杂感》有感

    读莫言《读鲁迅杂感》有感 韩同常 我看莫言此文意在颠覆鲁迅和...

  • 读《晚熟的人》

    读《晚熟的人》 读莫言的《晚熟的人》,是莫言获得诺贝尔小说之后,出版的第一本书。 01 莫言,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

  • 莫言的文学世界

    相信当莫言因为长篇小说《蛙》过得了来着瑞典的世界级的大奖——诺贝尔文学奖时,他的名字被我们很多人所熟知。可是有多少...

  • 满盘皆荤檀香刑

    初读檀香刑的时候是抱着拜读的态度去的。高中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令莫言名声大起,坐在我前面的男生还因看莫言的《...

  • 2021-11-19个体与时代——《蛙》读后感

    不知道为什么,读莫言的作品,总读不出庄严、神圣、顶礼膜拜的感觉。 《蛙》是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我带着朝圣的...

  • 从破坏到争抢——莫言《檀香刑》书评

    虽然久闻大名,但檀香刑还是我读的第一本莫言的书。单凭这本书,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确实不为过。 莫言真可谓是民族作...

  • 莫言的路径和莫言的文学世界(文学评论)

    【作者按】本文为莫言得诺奖的次日,应某著名媒体特约而赶写。 一、莫言的路径 小说家的写作,其实呈现的就是小说家的感...

  • --读莫言《蛙》有感 (《蛙》是莫言先生的一部长篇大作,作品意义之重,主题之深,令我深深折服。反复读过几遍之后,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莫言《文学是世界的》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ax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