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一年的留学生活,在回家的大巴车上,一位以前的大学的师妹发来微信问我,留学的感觉如何?人本能的第一反应告诉我,我并不想回她。其实一年以前我也拿着这个问题去问了不少的所谓的师兄师姐,然而这一年的经历,很明确的告诉我这并不是一个好问题。
首先,先不说问题本身,就她的问法来说,就已经给我有了一个感觉,这个人并不大礼貌,已经让我的潜意识还是意识上已经对她有了一个距离感,自然我就不太想与她深聊。这种细节性的问题,我以前也是没有注意过的,我在翻自己以前和人家的聊天记录时都在暗暗地骂自己。这一年里与教授的交流和找工作的经历,才让我明白,细节是一定要去注意的。也许那位师妹并不是个没有礼貌的人,但是我了解她只能通过她的文字,就算她再多么谦虚有礼,我也感受不到。而且我也相信,如果她足够有礼貌,她会是这么问我的:“师姐,你好!我想请问你一下在这一年内的留学感觉如何?”
其次,这个问题我真的无法回答。留学的感受如何,这个问题是个很空泛的问题,空泛到让人难以回答。这就如同问一个小孩子你今天去公园的感觉如何?那小孩子就只会回答你,很好很开心,就如同你去问一个人,你去年过的如何?那对方只能会说还好吧之类的。最后得到的也是个没有太大价值的结果。如果师妹把问题细化,你在学习方面的得到了什么新的进展?你在生活上能不能融入当地?和老师同学的交流交往是否顺利?我想我应该会知道怎么回答,她能得到的有用信息会更多。
最后,我想说每一个人留学的感受都会不一样。我觉得不一样的感受,既有来源于不同文化,不同成长背景导致的个人差异的不同,更主要的是对于留学态度的差异。我留学的专业学,用我同学的话说就是一个很水的专业,什么都没有学到。可是我看到的,他们上课在玩手机玩到下课,群组做作业的时候,他们就一般会选择会简单的去做,甚至还有人选择了选择让别人做,下了课不是去哪里吃就是去哪里买东西。就算这个专业不是全理论的专业,就算这个专业有多么的高大上,对于他们来说,是不是一样的水呢?回到师妹那里,如果我也是像我上面说的同学那样的人,那我告诉她有多么多么的不好,是不是她就会因为我所说认为留学没有用了呢?近年来,留学生的急剧增加,让很多的社会舆论认为,留学就是有钱人去混日子,留学没有用。不可承认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但是我想反问在国内读三年的研究生就没有不是混日子的吗?至少人家留学混的日子会比呆在国内混的高级,视野见识的增长都会比呆在国内看电视剧,没日没夜打游戏混的增长强吧?又扯远了,回到师妹的话题上来,她是否能问我一些客观性的问题,例如课程的设置,学校资源的配备等,通过这些参考来决定她的人生,是否会比问我还是其他人一些主观性的问题,通过我们的直言片语来决定她的人生好呢?
写到至此,我突然想到了昨天人家和我说的话,有时候你有很想尝试的东西,但是你怕你会后悔没有去尝试,有可能你是会后悔,可是你不尝试又怎么知道你会后悔呢?留学这事如同此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