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中汪文宣一家虽然是一个小市民之家,但却没有像小市民那样的穷快乐,除了穷之外,有的只有郁闷、烦闷,究其原因,除了他的软弱之外,那就是他有一个太爱他的强势母亲。
汪文宣与妻子树生是大学同学,两个感情很好,曾经也有远大理想,梦想办一所属于自己的学校,只可惜,他们生不逢时,处在那个战乱年代,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为了躲避日寇,他们不得不从上海搬到重庆,来在了陌生城市,虽有学识却无谋生手段,只能托关系打工糊口。
其实,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时代,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除了穷,还没了富的可能,也就是没有富的希望,而汪文宣家就是这样的一家人。按说两个高学历的年轻夫妻与一位不算太老的母亲一起生活,这样的家庭是非常幸福的,但事实上却是这一家并不幸福,不但不幸福,而且每每回到家里,他们中的任何人都体会不到快乐,有的只是怨恨。
按照现在的观点来看,他们不幸福的最大原因应该是因为这位不明事理的母亲。这样的例子至今在很多家庭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汪妻树生是一位意识超前的知识女生,有文化又漂亮,出身又好,从小就没受过苦遭过罪,与汪文宣大学相识成为恋人,继而生活在一起。小两口有感怀基础,也有共同语言,只是汪文宣的母亲或许守寡多年,依赖儿子习惯了,看到年轻貌美的树生把自己儿子独占,心里产生孤独感,于是对树生产生怨恨。在家是事事看不惯、样样瞧不起,无端指责、埋怨。
汪文宣作为一个男人,在母亲与妻子树生之间不能调和,除了忍气吞声、唉声叹气别无它法,因为他离不了这两个女人,而这两个女人都爱他,但两个女人却不同为爱牺牲。
其实原因很简单,自苦至今却难以处理,许多家庭都因此而闹得不欢而散。于是,如何处理好婆媳之间关系成了许多年轻小媳妇的绊脚石。聪明人都选择了不在一起生活,没条件分开的则选择“牺牲”,为爱牺牲自己个性,从而换来家庭的和睦。个性强的则继续重复着前世恩怨,过着貌合心离的日子。
事实证明,无论婆婆有多年轻,只要儿子结了婚就要学会放手,不但将儿子放手给儿媳妇,还要将家庭的管理权放手于年轻人,至少不能插手小两口之间的任何事。现在不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年代,而是有了孙子成孙子的时代,有时候学会做孙子也是一种生活哲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