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水墨一塘莲

水墨一塘莲

作者: 小欧_Sally | 来源:发表于2020-04-27 23:05 被阅读0次
(2020——29)

今天参观了玉石博物馆,一个人。在鞍山的地界上出现私人博物馆,是定然要去的——源于这座城的需要,也是肤浅的我的渴求。

来参观的人不多,一位年轻的解说员竭诚地为我一个人提供服务,出于礼貌没有使用手机,全程认真地听着讲解,跟她一起走进玉的世界……

玉,生于天地间,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纳于己身——至真、至诚、至善,而至美;藏于顽石中,历经沧海桑田,四时更迭,摒绝杂染,积淀孕育——宁静平和、温润雅致、绝尘飘逸,而惊世骇俗。

魏晋“食玉之风”盛行,在此阶段玉品存世极少。之前玉为贵人专属,主要为祭祀所用,唐宋由宫廷流入民间,匠人随形巧琢,渐被世人所喜爱……

我在未被雕琢的璞玉前,驻足良久。他,真诚,质朴,卓然!让我不禁伸出手去,在开窗的玉面上轻轻摩挲,跟他一起穿越千年万年……

风情万种

这本画册是馆中免费赠阅的,制作精良,却没有定价,看来作者笃定要将之赠予有缘人。我不懂画,又浅薄,却偏爱莲,便惴惴取了,正应了老傅的“从于心也”。

作者自序中,对于影响的焦虑与“误读”的解读,带给我很大启发——美国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认为,一个作家的成长与作品风格的形成,多少在阅读上都会受到前辈大师的影响,因而产生焦虑,并另图他计摆脱。也就是说,他必须在阅读时不断“误读”,然后产生“误囚”,才能另出新意,摆脱影响的焦虑。“误读”不是读错了,而是颠覆性的破坏与创造。

我不是作家,只是读者,普通的读者而已,为什么一定要循规蹈矩,让阅读失了它该有的“颜色”——“从于心也”。少有写这么多字了——“从于心也”……“从于心也”……

接天莲叶无穷碧

从画册中,拈来几幅比较喜欢的——老傅的水墨一塘莲,“从于心也”。这句话真心不错啊,掩嘴而笑,“从于心也”……:-D

梦里不知身是客 叶上初阳 分外妖娆 芳华绝代 横塘渡雀影 云蒸霞蔚 风情万种 故乡何处 莲塘秋色 一塘莲

相关文章

  • 水墨一塘莲

    今天参观了玉石博物馆,一个人。在鞍山的地界上出现私人博物馆,是定然要去的——源于这座城的需要,也是肤浅的我的渴求。...

  • 莲动澄塘

    莲动澄塘…

  • 2019-05-23

    那塘莲又开了

  • 塘中莲

    澄塘何所有?莲叶复莲叶。临波依清水,照影弄台榭。摇曳红芳好,翻飞碧裙开。虽非江南景,菲菲胜若耶!

  • 荷塘夜色

    塘中莲影涌,靓女下凡间。 起舞采撷去,莲丝夜色牵。

  • 独莲护塘

    远望凋零残叶 近观娇莲护塘 心中不缺美意 艳花飞来犒赏

  • 莲香满塘

    碧叶莲花香满塘,雏鸭凌波戏水忙。钟山龙蟠生紫气,榭亭静卧观无常。 ——作于2015.8.29 紫金山下流徽榭

  • 五绝 丹青十里长

    芙蓉又满塘,黛绿蕴芬芳。 水墨多情笔,丹青十里长。

  • 若若的若水

    淡淡莲香掩下塘 浅浅月靥拢西窗

  • 风吹莲动荷叶香,满塘争艳任尔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水墨一塘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wp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