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作者: 樱花末末 | 来源:发表于2017-06-11 10:45 被阅读13次

保罗算是英年早逝吧,36岁确诊为肺癌晚期。而全世界只有0.012%的人在36岁就患上肺癌。其实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年纪轻轻就得了这么一个病。弃文从医,斯坦福大学天才医生,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神经外科的一个精英。在事业的巅峰,被确诊肺癌。见过很多的死亡,看过无数个癌症的片子,而当自己拿着自己的癌症的片子时,心里肯定是排山倒海的难受吧,每个人都要经历死亡,没想过会这么早,以这样的方式。

我想大概是因为他是一个医生,更容易看得开死亡吧。虽然他也很努力很乐观想要去延长生命,确诊之后还忍着疼痛回医院做手术。

他像很多的医生一样以为自己是工作负荷太重才造成体重下降,腰背疼痛,而当慢慢的检查结果出来后还抱有希望。这该是多么不容易啊!

开始害怕死亡,怕在高处掉下去,怕出门遭遇车祸......但得了癌症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离去也让人慌张。

他不断在探寻生命的意义,“别因为你要死了才去做或者不去做某件事情,而是要找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去做”。保罗余生的前半段重返了热爱的手术台,后半段体力不支,他开始写作,向我们分享他的感悟,希望向世界多传递一些积极正面的能量。这本书也是他献给他几个月大的女儿的。

“如果死亡的沉重感不会减轻一分一毫,那么至少,能不能变得更习以为常一些”死亡明知道要来,那么就趁还在世做些想做的事情吧。他开始用医生和病人的身份去看待死亡,做出了很多的思考。

虽然在保罗当住院医师的时候,他们夫妻的关系有亮灯的危险,但保罗生病了之后,他们两个人的心紧紧连在一起。直至保罗离去,露西也觉得保罗一直都在,因为爱意和感恩。很庆幸的是,他们做的试管婴儿很成功,成功孕育了一个女儿,而保罗也在有生之年见到了女儿。他对女儿说的有一句话是“你曾经让一个将死的人的余生充满了欢乐”。

文章谈到保罗离世前的抢救和医护人员的讨论,让人很真实的感受那种无奈和即将离世的悲痛。

生与死,谁都逃不掉,看不透但我们有适应和处理的能力,就算无法掌控,也能因为对生与死的探寻,去寻找人生的意义,保罗的遭遇令人悲伤与惋惜,但他自己,却不是一个悲剧。

趁生之欢愉,与时间同行,共赴永恒生命。

我无法前行,我仍将前行。

蔡康永力荐这本书说:如果觉得活的轻飘飘的,没有什么意义,那么这本书就会像一个镇纸,令我们想起生命的重量。

相关文章

  • 生命和成就,哪个更重要?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当呼吸化为空气》的作者保罗·卡拉尼什是美国一名卓越的神经外科医生。他从小热爱语言文...

  • 《当呼吸化为空气》

    我常常把他分毫未动的午饭扔进垃圾堆,盖住之前分毫未动的早饭。几个小时后,又往上面倒了分毫未动的晚饭。

  • 当呼吸化为空气

    喜欢一本书,总是因为它的名字;就像喜欢那句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没有道理只此而已。 保罗,起始对他不熟,只是一个...

  • 当呼吸化为空气

    旅途适合读书。往返广深这两天,我把Paul Kalanithi的《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完。Paul是一名神经外科医生...

  • 当呼吸化为空气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你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 你见证生前的呼吸化作死后的空气。 新人...

  • 当呼吸化为空气

    作者Dr.Paul Kalanithi是一个神经外科住院医生,就像电视剧里面的Dr. Shepherd一样。从一个...

  • 当呼吸化为空气

    生命若尘埃,当呼吸终化为空气时,您也就此与我们告别。我们理解您,理解您对生的不舍与依恋。六年来,我们见证您...

  • 当呼吸化为空气

    全世界只有万分之零点一二的人会在36岁前患上肺癌,保罗·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是其中之一。当你读...

  • 当呼吸化为空气

    从五月在家做小月子开始,就开始读Paul Kalanithi的<<当呼吸化为空气>>,里面的内容讲述的就是...

  • 当呼吸化为空气

    从迷惘困惑到义无反顾,从灵魂的思考者变成生命的拯救者,又从医生变成病人,从满怀希望到不念将来,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lh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