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创作思维和识记之间的和谐,需要到大自然里去上一系列的思维课。这种训练思维的学校是发展创造性智力的基础,是为了掌握一批批新的知识所必不可少的。首先它能使知识得到经常不断的运用。所谓发展智力就是使知识处于运动之中,处于运用之中。【思维课能促进智力发展,促进知识不断运用,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充满乐观情绪的自我认识是儿童渴望知识的前提条件。要培养这种乐观的自我认识,就要使儿童通过亲身体验认识到知识能变成他的思维和劳动的工具,它可以通过运用知识来表现自己的智力,表现自己的为人。165【儿童在快乐情绪的影响下,能轻松愉快的学习并认识周围世界,展现自己。】
在思维课上,儿童的好钻研的智慧鱼直接接触到周围世界的现象之间,人的劳动与世界之间的极其精细的互相关系的时候,才能激发和表现出儿童的积极的智力;在这里,他才第一次感到自己是知识的主人,才会学会真实信念,因为靠自己努力得来的东西是特别宝贵的。【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通过观察、思考和探究认识周围事物,了解他们直接关系,激发探索欲望,获得真正知识】
由于上了思维课,学生变得善于思考。早在学龄初期,就要使一个人自觉地珍视他的善于思考的个性。离开了这一点,那就根本谈不上有自觉地掌握知识的志向。165
一个年纪幼小的人,由于经常不断地亲身感觉和体验到运用知识的欢乐,感觉和体验到自己是知识的主人的自豪,他就会把这种对待周围世界的态度迁移到自己身上和书籍身上来。【让学生走进自然,通过观察认识事物、获得知识;在与教师和同学交流中提升表达能力,由此,获得学习上的愉悦和满足。这种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荣誉感会迁移到其他方面。】我们教给儿童观察自然界,是为了教会他读书,而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爱钻研、会思考的读者,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只有当儿童的智力生活是在书籍中度过的时候,他的学习愿望才能确立起来【再次强调了书籍在儿童智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的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尝到这种航行的幸福,感到自己是一个敢于独自闯进人类智慧的无际海洋的勇士。
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德育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独立阅读在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也影响着他的学习态度。他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编定了一个“童书阅读书目”,包括250本书籍。【干老师在设计全人之美课程的阅读数量和书籍内容的选择应该是受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的】
如果一个人没有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欢乐,那就很难设想会有完美的教育。阅读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是因为人在赞赏英雄人物的道德美和努力模仿的时候,就会联想到自己,用一个一定的道德尺度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为人。【通过阅读英雄人物的传记,用英雄的行为标准来不断地检查自我,修订自我,让自己向着英雄不断靠近】阅读和面对书籍的思考,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智力需要。【要想让阅读成为儿童一种生活方式,必须在小学就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养成与书籍交流的好习惯】167由于能对书籍进行思考,学生更容易掌握大纲规定的教材。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中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觉越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因为大量的阅读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智力背景,教材上的内容相对于孩子的海量阅读只是一堆水融入到大海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