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又可以成为一个读书人。读书与我而言,只停留在曾经的上学期间。至从参加工作和成家以后,我就几乎没有拿起书本为自己正经地读过一本书。这也算是我的一个遗憾吧。
今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于冥冥之中我接触到了一个关于文化人写文的平台。于是我一脚迈进了读书人的行列之中。到现在有二百多天的日子了,没想到没耐心的自己,居然没有掉队。
看到好多的文友都是饱读诗书之人,我羡慕之余也想尽量多读一点书,开阔一下眼界。可是,读一本书对我来说好费劲啊!走马观花不如不读;读过之后又马上忘掉让我也很无奈。我只能一边读书一边用自己会写的笨拙粗浅的文字来跟着大家的脚步前进,前进!
今天,拜yq所赐,我能有机会坐在家里慢慢享受读书的好时光,这是一件让人感到既有些无奈又让人开心的美事。文章开篇第一节,我读到第四段就有一个不认识的字,赶紧找来字典。我告诫自己:好文章就要好好读,可不能蒙混过关啊。
翻着字典查拼音的同时,我对女儿说,“女儿,你要记住,这本字典可是你老舅从北京买来送给我的,他那会在北京当兵,鼓励当时上小学的我,要好好学习。想不到我现在会因为读关于北京的故事的书在这里使用它。”女儿说道,“我知道,我知道,您早就告诉过我。”我嘻嘻一笑,看来,自己又啰嗦了一遍。
我认真地读文章的每一句话,作者的语言太精炼了。让我舍不得一下子把它读完,这怎么行,这要读到猴年马月去吗?我也不知道答案。反正爱欣赏就这样吧。
作者小时候擦着鼻涕却喜欢一个穿着像她的皮肤一样白的衬衫的小姐姐。她坐在早点铺吃早点的样子、向部队大院走去的身影,像迷一样吸引着童年的小作者的目光。他坐到铁栅栏上,朝着小姐姐的班级方向望着,因为这样比在早点铺更容易劫到小姐姐。
当小作者被胡同里的女孩子骑在背上,像敲鼓一样乱打时,他羞得把脸赶紧埋到沙子里,怕被路过的小姐姐看到。他不禁发出了感叹:哼!凭什么我们胡同里玩沙子的小姐姐都凶巴巴的像虎妞,而部队院里的小姐姐却安静得像一幅画?
生存环境和家庭条件的不同,让作者小小年纪就有了对比和感叹。在他的心里很是羡慕那样的生活吧?一如此时的我羡慕那些有好多文化知识的人一样。不同的是,作者小时候就懂得思考这些差别,而我在近半百的年纪才刚刚开始向他们靠拢。
这是八十年代出生的作者对北京胡同的描述及他的童年经历。他写的是散文,我读到的却是故事。
童年,由磕磕绊绊的荆棘刺痛和和风细雨似的温暖和关爱并存着的时代,让我们一路成长,一路走来。
好美的文字,全文没有一句诉苦诉难的话,都是用平静又客观的话来书写。这就是我今天读到的一篇好文章。这也是我体验读书的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