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46期“水”专题活动。
闫家岗这个名字,对哈尔滨人来说并不陌生,现在的公路好走,从顾乡出发,驱车半小时就可到达。前几天我去闫家岗农场观赏稻田画,除了赞赏它的稻田美景之外,还发现它是一个被水包围,并且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现代化农场。
其实只要稍加留意,或稍稍动动脑筋就会发现,无论是绿油油的稻田,还是精彩绝伦的稻田画,下面是不是都是水呀?可以这样说,没有水就没有闫家岗农场,更没有精美的稻田画。
我们来看一看一号观光台的入口处这幅宣传画:稻田艺术生活趣面体。
图上标明左有太平湖,右有运粮河,稻田里还有干沟河。闫家岗农场水美乡村项目正是以八一干渠、干沟河支沟为横线,以运粮河、干沟河、太平湖支沟为纵线,形成水系网络;连通运粮河左岸池塘以及太平湖上游岸上16处池塘,串点成片,打通现有水路,让“死水”变“活水”,辅以生态修复、绿化、人文景观建设,打造田园、 康养等四个景观主题区域。突破“带状节点”向“全局协同”发展,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美乡村示范区,开启人与河流共生共营的模式,推动现代化大农业的多元融合升级。
从一号观景台,到二号玻璃栈道观景台之间的长长的通道上,旁边种着鲜花,鲜花的后面就是一排长长的水渠,水渠旁边是一条台阶,然后才是稻田。实际上这条通道两侧就是两条水渠,水渠上面加了有空格的盖子,为了防止游人用脚踩到盖子上不小心踩断跌伤,特别标明了不要踩到盖子上。
我们恰恰就是那种爱蹲在花丛里照相的人,这时有位男士过来告诉我们,退到花丛后面的台阶上拍照最好,站得又稳,且紧挨着稻田。这样一来我们就要跨过水渠,眼睛一看就知道水渠上面的盖子不怎么结实,还能听到里面哗哗的水声,所以我们互相叮嘱着不要踩到盖子上,而且离稻田越近,越能清清楚楚地看到秧里的水。
有些稻田画靠近路边,我们俯身去看那些多彩的水稻的叶子,有些叶子修剪得很短,下面的水就露出很多,水稻水稻,是水在养育着它们。
通过系统治理,恢复河湖生态环境的闫家岗农场、改善了人居环境、带动了产业发展,打造成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市民宜居、游客宜游宜娱的“网红打卡地”。
别看这里现在这么美,其实在几十年前却是相当荒凉的。记得那是一个特别寒冷的冬天,当年我们还是中学生,被派到这里修建人防工程。早上天不亮就坐上专程接送我们的大巴车,晚上披着满天星斗回家,只知道在闫家岗挖地道,闫家岗到底什么样真的不知道,见到的只是白茫茫苍凉一片。
夏天我们到农村去劳动,大马车到学校去接我们,坐着马车顺着运粮河一路走下去,这却是记得清清楚楚的。运粮河清清爽爽,两边都是等着收割的金色的田野。去的时候满心欢喜,一路欢歌,回来的时候个个蔫头耷脑,没有一个兴奋的了。两个月的秋收劳动,一个个的疲惫不堪。
刚走到运粮河这里,大伙都吵吵饿得慌,有钱的,心眼儿多的孩子,会在村里买点吃的东西带上,穷人家的孩子就可怜了,其实也就那么一两个人能买得起。
等到再回到学校的时候,大家就有了话题。说的最多的就是从农村回来,这几天都在家里大吃大睡,的确如此,十五六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我喜欢现在的闫家岗,希望它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