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博士考试,专业课中提到,病毒在离体状态下会保持无生命的状态,也就没有侵染性,这似乎是病毒的一个共同特征。那病毒应该就有一个专门的传感器来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进而调整其生命策略。
病毒是核酸和蛋白外壳组成,能够感知外界环境变化的部位或者说受体应该是在蛋白外壳上,那么这个受体是不是也是一种普适性的呢?
似乎是的。病毒能快速变异,但是却一直保留着能够识别周围环境的特异功能,是不是说明,这个特异功能是相对稳定的?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能不能找到这个感知位点,是不是可以针对这个潜在的受体做些文章,让病毒永远的处于无生命状态,进而治疗一些病毒性感染病呢?
打掉这个受体,或者让它沉默,让病毒以为自己一直在离体环境中,进而保持无生命状态,不再侵染健康的细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