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

作者: 知古 | 来源:发表于2023-11-20 00:10 被阅读0次

我从来没看过网文,或许看过几个章节但始终对此不感兴趣。

网文似乎都有几百万字,当我知道这一点时已经被吓得退出了,看这书的人一定有闲,这是我没有的,所以我对网文很陌生。倒是身边有些朋友挺喜欢看的,说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现实里得不到的东西。

别人的观点自有他的道理,我的做法也是我的基因使然。目前我正在寻找一种游刃有余的处事方法,可能是想要的东西挺多,我很渴望生活中能出现开导我的人,但是大千世界里大家都在忙碌,难以停下来为旁人等候片刻。所以我必须主动去获取新知,层层解开困惑,静下心看书就是一大途径。

在生活中遇到指点迷津的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当一个人思想不够丰富,视野也不够宽广,而看的书也是空洞苍白的,他该怎么成长?一个文字作品的字数庞大,却没能展现宏大的世界观,是否如同泡沫?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什么作品才能经久不衰?

我的疑问挺多,另一个声音在骂我:想那么多干嘛,人家喜欢什么就看什么,哪有那么多问题?当电视剧看不行吗?还省流量呢,你把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嗯,我还是喜欢看传记,今天看了看《李世民传》,其中有一段写的是李世民劝说他的父亲李渊起兵谋反隋炀帝,当时李渊还是隋朝太原留守,拥有兵权但无起兵决心。

李世民忧心忡忡地对李渊说:“父亲,您向来对皇上忠心耿耿,却忽略了天下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父亲,您心里明白,当朝皇帝昏庸无能,荒淫无道,从来不顾百姓的死活,而只顾着自己享乐。如今,民不聊生,各地的百姓纷纷揭竿起义,如果我们还是只知道尽忠于皇帝,无疑是置天下百姓于不顾。最重要的是,我们就算拼尽全力,也不可能把揭竿而起的百姓全部杀死,所以哪怕我们竭尽全力效忠皇帝,最终也只怕会大难临头,性命不保。”

这一段劝说,我觉得颇有水平,分三层把话说进了李渊心里。第一层对客观事实做了简短的说明——隋朝皇帝的问题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百姓起义也是现今的趋势。第二层是阐明大局观——百姓才是根本,与百姓作对不是长久之计。第三层分析与自己有关的方面——即使不为百姓着想,竭尽全力为皇帝卖命,人家也只是把我们当棋子,随时可丢弃。

这三层的沟通方法也可以用在我们的生活里,有逻辑性和实用性,这是我喜欢看历史的其中一个原因。读历史似乎可以看见遥远年代里闪烁的一面,开国皇帝们曾经也同普通人一样绞尽脑汁策划未来,他们面对困难也是自己一步步跨越的,其中很多真知灼见对后人有警醒作用。王侯将相们也不过都是人,他们站的角度不一样,所以思考点不同,现在的大领导也许就跟他们一样吧。我想,读懂历史是可以把人和事看的更明白一些的。

相关文章

  • 看书看书看书

    年末,最忙,因为最烦的年终总结要开始,虽然ppt已准备好,一个个汇报还是心烦~周六我爸也在家写他的年终pp...

  • 看书看书

    今天25号,29号考试。 要好好复习了。 在最无能为力的时候,却遇到最想厮守终生的你。 努力!拼命。 ...

  • 看书看书

    我记得我从小就爱看书,(真不是吹牛)那时候农村里几乎没有什么课外读物,有的话也就是杨家将演义,呼家将之类的小说,我...

  • 看书看书

    今天把《极简经济学》看完啦,我的第三本书依然在计划的时间内看完,给自己一个爱的鼓励! 这本书我属于囫囵吞枣的泛读,...

  • 看书就是看书

    不经意,时间溜得飞快,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到来,也是外婆的生日。今天外婆在二宝哥哥家里,我们也去二宝哥哥家,三宝很开心...

  • 【0426读书感悟】看书、看书、看书

    【书名】《活法》 【作者】稻盛和夫 P1-31 愿望强烈的程度,促使你睡也想、醒也想,一天24小时不断思考,...

  • 多看书,多看书,多看书

    第二本小说历时两个多月,不断的打磨,修改,特别是前五章,我改了不下二十遍,存了五万的稿。 明天再看最后一遍,然后周...

  • 书,看书,喜欢看书

    我从小爱看书 但那时候能看的课外书基本没有,小学时候发的语文书,上面有些小故事。 诸如乌鸦喝水、狼来了之类的,我都...

  • 看书

    忽然喜欢了东野圭吾

  • 看书

    第一次坐在图书馆看书,真的一刻都呆不下去,看书眼睛疼,灯光太刺眼,内容很无趣,今天看的是逻辑学,批判性思维,专注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cc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