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个历史积淀很厚重的地方——七朝古都安阳。
安阳是殷商晚期都城朝歌所在地,也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将军的出生地。
还是易经的诞生地,商朝时期,周文王在此地“拘而演周易”。
在这边土地上生活,游走,离古人圣贤这么近,又这么远。
01
小时候对于殷商的印象完全是靠看电视剧《封神榜》而来。
说起《封神榜》,还有一个非常好笑的童年故事,现在想想都让人觉得捧腹。
那是我大概八九岁年纪时候的事。因为家里的古董电视搜不到播放《封神榜》的台,只能蹭别人家的电视看。我们几个着迷的小伙伴都会聚集在发小娟子家看。
那段时间碰到一个电视台上午联播三四集封神榜,早上七点多开始。
于是我就很早起床,带着对电视剧的渴望,咣咣就去敲人家的门了,结果人家听到敲门声以为是什么大事,一家人匆忙穿衣服起床。
看到我很淡定的站在门口,邻居问有什么事吗。我说:“我找娟子玩……”
进屋以后娟子衣服还没穿好,正在系棉袄扣子。寒暄几句以后,娟子看出了我的心思,打开电视,我毫不客气又很自觉的找个凳子坐下来看,不一会小伙伴也顾不上吃早饭的来了,于是几个人嘻嘻哈哈的有滋有味的看起来。
原来没眼色的不止我一个。现在每每说起来,妈妈都还会笑我。
02
还有一次跟殷商有关的事情是在初中时候。
学校组织春游,要去汤阴县羑里城,就是周文王推演周易的遗址。
那是我从小到大能够够得着边的真正意义上的春游,当时内心充满了渴望,老师宣布路线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要报名。
但是爸妈以没出过远门不安全为由,没有给我报名。
同学回来以后兴奋的描述在羑里城的所见所闻时,我默默的听着,心里很落寞。
儿时的记忆里,只知道羑里城是一个春游地,多年以后才知道,原来那里埋藏着如此深的智慧。
不知道小时候的遗憾,是不是为了让我长大以后的某一天,能够更加深入透彻的了解它而来。
也许那次春游成行了,也只是欢欢喜喜的撒欢玩耍,看不懂它的意义,也看不到它的内里涵养。
03
到了中考结束的暑假,恰逢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对本地持学生证的学生免门票接待。
又是种种原因,没有去到现场去参观。
后来听很多去过的朋友说,没有什么看头,就是一些墓坑,甲骨文也看不懂。
本地的人也纷纷不推荐,说去古楼也比那里有意思。
众人劝说下,只能作罢。
厚重的文化,不一定好看,但一定发人深省。
可惜当时的我不知道,或者说懵懵懂懂的从众的选择娱乐性更高的地方去了。
04
年龄又大一点,去安阳市区办事。
当看到散落在市区角角落落里的古色建筑时,心间仿佛被什么击中,说不出的感动。
安阳在现代并不是一个经济发展很好的城市,甚至可以说是落后。低调的让人完全联想不出三四千年前都城繁华,万人来朝的画面。
但是走在现在并不繁华的安阳,心中莫名的喜欢。
记得走到一处窄胡同,几处隐藏的古院落出现在眼前,灰墙灰瓦,窄门矮墙,木头门对开,还有两个敲门用的圆环静静的挂着。
不知道为何,看到这个景象,一股想哭的冲动。仿佛抬眼间能够看到古人推开吱呀作响的大门,笑着和邻居打招呼。
生在古城的人,天然有一颗懂古城的心。
我能感受到那种素未谋面,又莫名熟悉的感觉,温暖又舒服。
05
如今的我,远嫁千里之外,回家几乎成了奢侈。
纵然有手机和网络,能够在千里之外和家乡保持联络,但轻轻踏上那片土地的安心还是无法被取代。
犹记得在离开家乡外出工作时,内心的决绝,以为离开了绝对不会想念。
那时,满心是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卯足了劲的往外冲。
现在,我用看和家乡有关的书的方式,来了解家乡,思念家乡。
家乡是,无论你如何厌弃和不屑,但是只要你累了一回头,它就能不计前嫌给你能量的地方。
这么近,那么远;这么远,那么近。
网图侵删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