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五蕴 - 色蕴

五蕴 - 色蕴

作者: 旃檀海岸 | 来源:发表于2018-09-23 21:41 被阅读0次

简释

详释

一、色蕴 · 开章

颂文

色者唯五根 五境及无表

解释

释曰: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及无表色。此十一种,名为色蕴。

二、色蕴 · 别释

1、五根

彼识依净色 名眼等五根

彼识
  • 彼者,彼前眼等五根也。
  • 识者,即眼耳鼻舌身识也;
  • 眼识等五,依止眼等五根,从依得名,名眼识等。
  • 颂言彼识,彼能依识故名彼识。
依净色
  • 依净色者,彼识所依,五种净色,名眼等五根。
  • 眼等五根,体清净故,如珠宝光,故名净色。
2、五境
颂文

色二或二十 声唯有八种
味六香四种 触十一为性

色境

释曰:色二或二十者。
色有二种:一显、二形。
或二十者,开为二十;

显色十二,形色有八,故成二十
显色十二者,青、黄、赤、白、影、光、明、暗、云、烟、尘、雾。
形色八者,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

日焰名光。月星火药诸焰名明。障光明生,于中余色可见名影,翻此为暗。谓形平等名之为正,形不平等名为不正。余色易了,故今不释。

声境 - 种类

声唯有八种者,一、有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可意声,二、有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不可意声,三、有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可意声,四、有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声,五、无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可意声,六、无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不可意声,七、无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可意声,八、无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声。(见文首表解)

声境 - 执受

有情身中,所发音声,名有执受,谓言手等也。

声境 - 有情名

就中语业名有情名,能诠表故;拍手等声名非有情名,不能诠表故。

风林河等,所发音声,名无执受大种为因。无执受中有情名者,谓化人语声,此化人身,虽无执受,能诠表故,称有情名。余义易知。

味境

味六者,苦、酢、醎、辛、甘、淡别故。

香境
  • 香四种者,好香、恶香、等香、不等香。
  • 沉檀等名好香,葱薤等名恶香
  • 好恶香中增益依身名为等香
  • 损减依身名不等香
  • 无增损者,名好恶香
触境

触十一者,一地,二水,三火,四风,五轻,六重,七滑,八涩,九饥,十渴,十一冷。

  • 坚名地,湿名水,煖名火,动名风
  • 可称名重,翻此名轻
  • 柔软名滑,粗强名涩
  • 食欲名饥,煖欲名冷,饮欲名渴。
冷饥渴 - 从果为名

冷、饥、渴三,是心所欲,非正目触,因有三触,发此三欲,故冷、饥、渴,是触家果,而非是触。今言触者,从果为名。故论云:此皆于因,立果名故。

相关文章

  • 五蕴 - 色蕴

    简释 详释 一、色蕴 · 开章 颂文 色者唯五根五境及无表 解释 释曰: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及无表...

  • 五蕴

    五蕴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

  • 五蕴心理学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

  • 2022-03-16《百喻经》第十八天——活在当下又不被当下所缚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

  • 五蕴体系

    五蕴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色蕴是指信息摄取系统。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感知外界,获取信息。在获取...

  • 『修学摘要』用智慧认知身心!

    我们的身心指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色指色蕴,色蕴涵盖了地水火风,是我们的肉体,外面是皮肤,里面是肌肉、...

  • 笃行日志260—五蕴非我

    五蕴非我。五蕴无自性。五蕴中色蕴会坏灭,受,想,行,识蕴跟随真我轮转。这就是修行的意义,调伏四蕴通达自性。真我富有...

  • 五蕴皆空

    佛教以五蕴概括物质与精神的现实世界。这五蕴所包含的结合而形成了人。众生界的五蕴是:色蕴,受蕴,行蕴,识蕴,想蕴。五...

  • 佛教五蕴

    佛教有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色蕴,一切有形态,有质碍的客观存在,代表一切物质。 受蕴,人接受...

  • 大乘广五蕴论一卷

    大乘广五蕴论一卷 安慧菩萨造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奉诏译 大乘广五蕴论 佛说五蕴。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蕴 - 色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kq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