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郦波:人生三境,向内追寻

郦波:人生三境,向内追寻

作者: 万法随心 | 来源:发表于2018-10-27 12:23 被阅读0次

南开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王元通 摄影 尹云航)3月30日晚,一场“人生三境”的专题讲座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大通学生中心举行。主讲人郦波欣赏和剖析了中国古代多位著名诗词人的作品和人生,提出了当代人们所面临的挑战,并引领听众思考人生。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中国诗词大会》特邀点评嘉宾。

  讲座伊始,郦波以清诗《苔·其一》为切入口,回顾了古代迁客骚人的传世之作与高情远致。郦波肯定其作者袁枚在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中表露出来的个人志趣。同时也对陆游与辛弃疾一心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操赞叹不已。

  针对网络科技带来的两个显著问题——青少年沉迷手游和人们碎片化的生活习惯,郦波提出“人生三境论”,认为向内追求才是解决之道。“人生三境论”指的是“兴趣、志趣与情趣”。坚持发展兴趣才能形成志趣,夯实志趣,再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愉悦则会收获情趣,此三者均是向内寻求自我价值的途径。所谓情趣,他认为是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表现出来的对美食的向往,是陆游于风雨大作时所梦见的铁马冰河,亦是辛弃疾临终前痛心疾呼的“杀贼,杀贼,杀贼”。

  郦波认为,自己所提出的“人生三境论”与王国维“立、守、得”的三大境界、佛家三境界殊途同归,皆是在确立——否定——肯定这一过程中领悟到自我实现的真谛。他表示,阅尽世间沧桑之后,目光会愈加笃定,毕生追寻的初心亦会于刹那间出现在“灯火阑珊处”。而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欣赏古人情趣之余,如何坚持向内追寻情趣则更是我们亟需思考的问题。

相关文章

  • 郦波:人生三境,向内追寻

    南开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王元通 摄影 尹云航)3月30日晚,一场“人生三境”的专题讲座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大通学生中...

  • 当我们在谈论知识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前两天听了郦波老师的现场分享,关于诗词三境与人生三境,我其实不太想去,因为觉得所谓诗词歌赋离生活太远,儿时喜欢的那...

  • 郦波(三)

    郦波(三)20.沈园二首 宋·陆游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

  • 不可错过的诗词之旅

    不可错过的诗词之旅 这几天在读郦波老师的《品诗词与人生》系列。偶然看到有介绍说《人生自有境界》是《郦波品诗词与人生...

  • 郦波教授之气量

    郦波教授和贾浅浅副教授气量胸襟之比较 杨连山 这几天关于郦波教授骂人的事,关于郦波教授写诗集句的事,关于郦波教授怒...

  • 我的读书节

    4月23日是读书节,整整一天我都在听郦波老师讲情诗。 “人生自是有情诗,此事不管风和月”。郦波老师...

  • 郦波初印象

    2017年8月19日,郑州,雨。 郦波郑州书友见面会在三知书局举行,三知书局讲“知心,知己,知行”,而郦波老师是一...

  • 和沧溟先生的对话

    《升起》 ——郦波 ...

  • 致郦波大教授的第二封信

    致郦大教授波的第二封信 南阳市十四中学校教师杨连山 郦大教授波先生,您好。 郦波教授您切...

  •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 近日,读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颇有感悟。固特抄曾国藩家训名言,以处处提携自己。 *人世艰苦之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郦波:人生三境,向内追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wv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