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老师抛出的话题是有关外遇,外遇分为两种。老师说婚姻辅导过程中,咨询师眼中的“外遇”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或行为,至少也被细化为“偷情”和“婚外恋”两种。
偷情的实质是“偷性”。就像小偷偷钱其原因在于缺钱一样,偷情的原因是缺“性”——性不能通过夫妻性生活而满足(意);偷性的目的是为了过更好的日子,这一点也类似于小偷偷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因此,偷情者主观上不想离婚,他们会在偷情的同时,一如既往地对家庭负有责任。当年的克林顿和莱温斯基就是一个例证,至今克林顿仍跟妻子希拉里维持着婚姻。
婚外恋则不然,它指向的是婚姻解体。比如当查尔斯王子与卡米拉,当他们相爱的时候,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王妃离婚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因此,婚外恋中的男女是想结束原有婚姻的,对家庭的责任也就无从谈起。
我个人的理解略有不同,我倒是觉得所谓的外遇不外乎一个是偷性,一个是偷情。 所谓的偷性,更多只是为了追求一种本能的生理的快乐。一种人的动物性的最原始的本能需求。因为性不但是人类所需要,动物也需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中,性作为人的生理需求的一部分,属于最低层的需求,如果这部分需求得不到满足,有可能高层次的需要也很难被满足,或者更确切的是说是很难出现。就比如一个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不可能去思考如何实现人生理想的问题。或者说,在吃不饱的情况下,最大的梦想可能就是吃饱,而没有其他。
偷啥?
那么,一般为什么要偷呢?自然是得不到才会去偷,或者是满足不了才会去偷。就像一个人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基本不会太惦记万一得不到该怎么办,因为他这里都有,都不缺。嗯,关于偷性呢,我倒觉得,只是因为现在满足不了,才去偷,他可能真的没有想打破现在的婚姻状态。也正如老师所说,偷性的人,就比如克林顿和莱温斯基,不会因此离婚而彼此走到一起。这种偷性,更多的是追求快乐,在现有的婚姻中不是没有性,而是没有得到想要的那么多,但是又真的想要那么多,所以就去外边偷,是为了追求更快乐。
为什么对另外一种情况,我叫做偷情呢?因为我觉得对有些人来说,性和情是可能是分开的。或者说有的人更多的是为了偷一份情感,也就是说在现有的婚姻当中,更多的是对于情感的不满足,我个人的想法是,有的时候性不满足可以找替代,但是情感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有时是无法替代的,只能另外找。所以偷情更多的是为了逃避痛苦,逃避现有婚姻当中情感不被满足的苦。所以所谓的婚外恋也是为了寻找另外一份恋情,寻找另外一份情感,这份情感就有可能会替代现有的婚姻。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这几天跟另外一位朋友的互动。他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被某种苦恼的情况若困扰,怎么办?
根据我个人的分析,这种情况,和《咕咚来了》这个故事有类似之处。所以我对他的回答是,既然我们知道了这种情况会困扰我们更好的生活,那么我们就可以避免因这种情况而发生的意外。当我们在生活中再遇到类似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有意识的去躲一下。就像我们知道自己不会游泳,水深水浅我们也不知道,那么我们到了水边,就可以躲着走,避免到水里去。因为我们人无非就是追求快乐,避免痛苦。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一直走进水里就可能会有意外发生,可能会有危险发生,当然我们需要躲着危险走了,能够避免危险的发生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和谁牵手呢?
可是对方很不开心地说,我就想解决这个情况,万一我下次遇上,发生了危险,怎么办呀? 我是又好气又好笑。我说,现在我们知道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可能会发生危险,那么我们当然需要避免了,需要避免的方法有很多种,只要我们做到一条就有可能避免,如果我们不做当然没办法避免啦,比如123,我说了三个方法,只要你愿意试一个办法,就OK了,你还想想让我告诉你什么呢?
对方还是不开心的说,我就想知道我这种情况是为什么?万一发生了怎么办?
我说这种情况到底为什么,可能有很多种原因,但是现在是具体哪一种不好说。我觉得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现在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引起危险,我们避免不就好了吗?如果真的发生了,那到时候在说呀?就像我知道我一直不吃饭,就有可能会饿死,那么我吃饭就好了呀?为什么不吃呢?为什么一直不吃呢?为什么要让自己饿死呢?这不傻子吗?
看来,知道和做到真的是有很远的距离,就像我们都知道外遇不好,还是会去寻找外遇。我们都知道不吃饭会饿,还是会有人不吃饭,让自己饿死,或者饿到营养不良。我们都知道不学习不会成长,但是我们还是不愿意学习,即使学了,也不习。别人教我,我也不用。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其实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知道到做到的距离。
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奥特曼打怪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