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朗读的内容是:沟通的五种方式。
五种方式是指信息的五种载体,分别是:口语、文字、图像、曲线、数字。有一个想法,是不是可以加上肢体语言呢?比如表情、动作之类,这也是沟通中很重要的方式啊。
工科出身的齐教授,理论都是纯工科思维。很对我的胃口,哈哈。
在朗读的过程中,我就感受到,在我的家里,每个人习惯的方式都不一样:
先生基本只有口语模式,也很少肢体语言;
我呢?在口语达不到目的时,喜欢借用文字,也能善用数字,还会用到表格。希望能用图像文字上墙的方式但一直怕先生抵触没有实行,会有一些肢体语言。
橙子,基本只有口语模式,也很少肢体语言。她喜欢写,相信通过写的方式释放梳理了不少,但写的东西只限于自我沟通,不用于与我们的沟通。
果果,是口语、文字、图像、数字都会用上。在与我们及朋友的沟通中,经常会写信写纸条、画表情。似乎曲线表格也设计了不少,当这些还不够,还会借助撒娇、耍赖、威胁各种肢体动作来达成目的。哈哈,天生的沟通高手。只是目前口语表达中的一些习惯有待修正。
我发现,沟通方式多的,是因为沟通意愿强,当一种方式达不到要求 ,便改用另一种方式。这种人内在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很在意关系,并愿意努力主动地维护关系、培育关系、提升关系。
沟通方式单一的,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沟通意愿比较弱,有一种你不听,你不理解我,达不成共识,那就算了。在人际关系处理中常处于被动,不太会主动去经营关系。
这一类人,他的能量是收缩的,有些封闭,对自我及关系的认知都相对保守,害怕关系中的冲突,认为冲突会影响关系,伤害关系就会伤害自己。
另一种情况是:虽然有通过沟通解决问题的愿望,但是一直陷在“我认为”里,缺乏自我反省能力,缺乏灵活变通能力,只有“有道理”思维,没有“有效果”思维。
这一类人的能量带有些攻击性,缺乏灵活性。
仅仅是我的感受,有缘人看到可以一起探讨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