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唐翼明论语新诠第二十三章(2)【1655】2025-8-27

唐翼明论语新诠第二十三章(2)【1655】2025-8-27

作者: 张东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25-08-26 09:05 被阅读0次

唐翼明论语新诠第二十三章(2)【1655】2025-8-27

(三)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5.28)

【释词】“十室”就是十户人家,“邑”是城邑,“十室之邑”就是很小的城镇,“十室”只是言其小,不必死抠字眼。“忠信如丘者”意为跟我一样忠信的人,“丘”是孔子的自称。“焉”,语尾助词,兼有代词的作用,意为于此,在其中。

【大意】孔子说:“哪怕一个很小的地方,其中也一定有像我一样忠信的人,只是不像我这么好学罢了。“

【导读】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学”的重视,哪怕是一个本质很好、天赋很好的人,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正如《诗经》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块美玉也得经过切磋切磨才能成为精美的玉饰。

人有其长为优,再补其短。(张东注)

(四)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7.1)

【释词】述而不作,“述”是传述,传承既往,“作”是创作,创立新义。“信而好古”,信古而好古。“窃”是谦词,有不敢自信的意思,白话文中已经没有相对应的词,勉强只能译成“内心里”、“私下里”。“老彭”,一说指彭祖、老子,一说老彭是商代的贤大夫,因为孔子也是商人的后裔,所以称“我老彭”。也有的本子“我”字在“于”的前面,作“比我于老彭”,我个人觉得这个次序比较合理。

【大意】孔子说:“我只传承阐述旧的东西,自己不创立新的,我相信而且喜好传统,我觉得自己跟老彭一样。”

【导读】老彭到底指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孔子对自己的描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是前此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所谓“述”指的就是这个意思。但“不作”却是孔子的谦虚,实际上,孔子在“述”的同时,已经对那时为止的中国文化做了很大的整理与改造,把迷信鬼神崇拜上帝的华夏文化改造成为重人文理性的周文化。这个改造,始自文王、周公,到孔子手上才成为一个完整自洽的意义系统。这就是孔子的“作”。“信而好古”其实也一样,既是孔子的自述,也是孔子的自谦。孔子并非一味复古,我们不妨说孔子是以复古为革新。以复古为革新,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都是把自己的理想假托为“古”,这样复古的结果就是创新了。所以康有为说孔子是“托古改制”,孔子大概是以复古为革新或说托古改制最早的一个人吧。

不能改变的是重要的,可以改变的也是重要的。这两种重要都是重中之重。(张东注)

(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7.2)

【释词】“默而识之”就是默默思考,记在心里,“识”读zhì(志),通“志”,记的意思;“学而不厌”就是不断学习,永远不满足,“厌”,正体作“厭”,满足,吃饱了就叫“厭”。诲人不倦

,教诲别人不觉得厌倦,“诲”,教。“何有于我哉”,我有哪一样呢,“何有”即“有何”,“于我”就是“在我身上”,“哉”是语气词,表反问。

【大意】孔子说:“默默思考记在心中,不断学习永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三样我具备了哪一样呢?”

【导读】这是孔子的谦虚,孔子是把“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当作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孔子正好是这样做的榜样。“默而识之”是对宇宙不断地观察、探索、领悟;“学而不厌”是永不满足地追求人生的大道;“诲人不倦”就是不断与别人、尤其年轻人分享生命的体悟。这里的“学”还是学道、学为人,不是今人常常误解的只是读书、学知识。

小孔子四十六岁的弟子曾参日后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的警句,提醒自己每天反省自身言行,以求精益求精,永不满足。(张东注)

(六)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7.3)

【释词】“德之不修”就是德不修,“之”字只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同时还起到补足语室、舒缓语气的作用。“学而不讲”结构相同,这个“学”的含义跟“博学于文”的“学”差不多。“闻义不能徙”是说懂了“义”(正义、正当合理)却不能践行,“徙”是迁徙,从这里到那里,言下之意就是本来不懂得“义”在哪里,现在知道了却又不能够转移过去。

【大意】孔子说:“德行不修养,学问不讲练,懂得义理却不能践行,不好的行为不能改正,这些是我所忧虑的。”

【导读】这段话实际上就是孔子教导弟子修行的功课,这功课就是:一进德,二修业,三明理,四改过。这功课是要天天做、毕生做的。

在儒学的影响下,孔门弟子一代又一代传承了日课修行,佼佼者如晚清大儒曾国藩、清末明初大学问家梁启超皆是强调日课必修、日日不断。(张东注)

(七)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7.12)

【释词】“执鞭之士”,古代战车上驾车的武士,泛指地位很低的士。“从吾所好”,“从”,听从,顺从;“所好”,喜欢的事,“好”,音hào(浩)动词用。

【大意】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到的话,就是做驾车的武士我也干;如果不是可以求到的,那就干我自己喜欢的事吧。”

【导读】孔子这话重点其实就是最后一句:干我喜欢干的事。前面的话无非是说,财富是人人喜欢的,我也并不例外,只是这东西不是诚实的劳动就可以得到的,多半要通过不太正当不太光彩的手段才能得到,而这样做我是不屑的。

今天时代变了,社会也变了,可能有很多人不赞成孔子的话,觉得财富是可以通过正当的手段求到的。我个人是宁愿奉行孔子的话,不为发财的问题--起码的温饱除外--浪费我的精力,还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要紧。

永远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财富只是顺带的结果,本末倒置,贪财而悔的故事比比皆是。(张东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翼明论语新诠第二十三章(2)【1655】2025-8-2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lla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