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待孩子,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一种是鼓励式教育,另一种是“泼冷水式”教育。
提倡鼓励式教育的父母,常心态积极,孩子虽然在各方面表现的不是太优秀,然而他们还是会用言语或行动去鼓励孩子:“儿子,今天你的表现非常不错啊!当着全班那么多同学的面流利地演讲,虽然声音不是太大,以后改正就好了,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他们也或者说:“这一次考试,姑娘你又进步了,争取下一次考试能够进全班前五名,有什么学习上的需求,只管向我们提出要求,我们全力配合你。”
鼓励式教育下的孩子,阳光乐观,在父母的肯定下,他们能够正确面对生活、学习道路上的艰难挫折,调整良好的心态,一步步地克服自身的不足,最终取得理想中的成功。

明白了什么是鼓励式教育,那么什么又是“泼冷水式”的教育呢?
简单地说,所谓的“泼冷水式”教育,是指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表现,给予全盘的否定,即使他们有所奋斗的目标,但在父母眼里,也是一种好高骛远的行为,必须制止或对其提出批评。
苏明的梦想,是长大之后能够成为一名书法家。因此在平日的学习之余,他非常痴迷书法练习,他在一些市、县的书法比赛中,也获得了一定的名次。可是在苏明的父母眼里,儿子的这种行为,无疑是“不务正业”的典型体现。
因此每次看到苏明在勤奋地练习书法时,苏明的爸爸就总是打击苏明说:“书法又不能当饭吃,不必在这方面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你要明白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搞好学习,只要学习好了,才能上好学校,找到好工作。”

父亲过多的干预,让苏明不胜其烦,失去了书法练习空间的他,对学习也提不起任何兴趣,原本在班级还算是中上等的他,连续几次考试,都处于中游的水平。
类似苏明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孩子考试发挥非常不错,取得了班级第一名的好成绩,本希望能够得到父母的夸赞,谁知父母却以不以为然的口吻说:“考班级第一,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本事考一个年级第一。”
原本优秀、有很大希望能够成才的孩子,为什么一直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和赞美呢?这里面的问题成因,其实主要在父母身上。
一、他们担心肯定和赞美孩子,容易让孩子忘乎所以。
在一些父母眼中,虽然自己的孩子已经非常优秀了,然而出于担心孩子产生自满心理的他们,就常常“扪着良心”,对孩子品头论足,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刺激孩子继续努力奋发,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担心孩子性情脆弱,提前让孩子变得“坚强”起来。

父母眼中的成人社会,充满了种种的激烈竞争,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应当提前让孩子有强大的心理适应能力,不能禁不起一点小小的挫折和打击,所以从这一念头出发,他们才狠下心来去打击孩子。
世纪恒通在线总结:父母几乎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也许在他们看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谁知这种“泼冷水式”的教育,一旦超越了一定的“度”,就犯了“过犹不及”的错误,极大戳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让他们内心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进而厌学厌世,等到父母发现这种不良后果时,已然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因而说,“泼冷水式”教育可以适当使用,但绝不可过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