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林清玄︱欢喜无量地活在人间

林清玄︱欢喜无量地活在人间

作者: 佛修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19:54 被阅读32次

林清玄

林清玄︱欢喜无量地活在人间

▍一切人生的历程都有悲情,即使是佛教徒,甚至是其他修行者,也不能免于悲情。

正因为这种不可逃避的悲情,释迦牟尼佛才会在深夜里离开辉煌的皇宫走向冷寂的雪山和森林,是希望能解开这一团悲情的谜题,从而“离苦得乐”,得到究竟的解脱。

佛的最根本教化“苦-集-灭-道”,说的虽然都是苦,目标却是教我们离苦。因而,佛法虽以人生的苦难出发,却不是为让我们痛苦而存在的。反之,是为了走向平安、坦然、喜乐而存在。不然,佛也不必一再向我们宣讲极乐世界了。

林清玄︱欢喜无量地活在人间

这些年来,我因为写作“菩提系列”的因缘,与许许多多的佛教徒接触,发现许多人不仅未因学佛迈入心灵平安、生命喜乐之境,反而增加了许多烦恼和痛苦;他们苦恼的行囊不仅没有放下,反而在背上新增了许多包袱,包袱上写着“业障”“轮回”“因果”等等字迹,背带上则写着“人生是苦”“厌离世间”的言语。

佛虽然一再宣讲因果、业报、轮回,以及人生苦难的真实,但不是为了教我们束缚而讲,是教我们认识,然后一个一个放下它!

我时常想起佛教导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我们时常只注意到慈悲和布施,很少人能有“喜无量心”,欢喜无量地活在人间,欢喜无量地面对众生与世界。可是,我们如果不能喜悦无量地走向佛道,不正是违背了佛对菩萨最根本的教导吗?

“喜无量心”或者是太高的境界,我们把标准降低一点,就说是“随喜”吧!能随缘而喜,不生苦恼,作为佛弟子的我们是不是做到了呢?

由生命的苦恼而走入佛门,是很好的,但是闻法而雀跃,欢喜信受不是更好吗?苦恼中求悟是很好的,但是以喜悦的心来求悟不是更好吗?以厌离世间的心走向净土是很好的,但是以欢喜净土的心走向极乐世界不是更好吗?

林清玄︱欢喜无量地活在人间

这是此书取名为《随喜菩提》的由来。看到修行的人没有喜心,看到学佛的人不能随缘欢喜,都使我感到痛心。因为我深信只要踏入佛门的人,就应该立刻体验到生命的滋润与法喜。佛法并不是死后才有利益,是在举足跨入时,就已经给我们的生命带来莫大的利益了。

——摘自林清玄《随喜菩提》自序

相关文章

  • 林清玄︱欢喜无量地活在人间

    林清玄 ▍一切人生的历程都有悲情,即使是佛教徒,甚至是其他修行者,也不能免于悲情。 正因为这种不可逃避的悲情,释迦...

  • 珍贵人生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或短暂或漫长,来体验这一段过程,完满自己的生命。 林清玄...

  • 清欢

    昨日在读书驿站觅一书,林清玄的《心有欢喜过生活》第一篇"清欢"。林清玄说爱极了苏轼的这阕词的最后一句:人间有味是清...

  • 茶烟日色,时光迢递已千年(林清玄美文有感)

    林清玄:文学是一种清净的欢喜。这种清净的欢喜,使文学家自然成为富足的人。 最近在读台湾作家林清玄的...

  • “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晨起,见散落于枕边的两本书,不禁哑然失笑,枕头左边的汪曾祺的《人间有戏》;枕头右边的是林清玄的《心有欢喜过生活》。...

  • 活在欢喜

    - 活在欢喜中,就像沐浴在爱人的眼光里,知道自己最微不足道的地方,也会在某个刹那闪着光芒,知如萤火,从生命中迸发出...

  • 人间有味,林清玄

    昨日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中国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于2019年1月23日过世,终年65岁。 这位我们从小在语文课本...

  • 2019-01-24

    以清净心看世界 以欢喜心过生活 ~林清玄

  • [高质量书摘]感触颇深的名著摘抄集

    文‖J师姐生活屋 1. 以清净心看世界 以欢喜心过生活 以平常心生情味 以柔软心除挂碍 ——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

  •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 读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有感 林清玄的《人间有味是清欢》买了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搁置在书架里,已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林清玄︱欢喜无量地活在人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en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