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6期“时”专题活动。
下午一点多钟,教师李默与几名同事一起步入会场。今天的家庭教育讲座,他还是第一次遇见,与以往许多乏味的讲座会有啥不同呢?无非是照着制作精美PPT一本正经地读一遍。全程下来大多是脱离实际的高深理论,都是绝对正确而又令人乏味的废话。想到这里,李默找了个偏后门的位置坐了下来,打算在讲座结束前找个合适的时机开溜。
不过,话又说回来,家庭教育讲座也该讲一讲了。以前哪哪有学生抑郁了跳楼了,大多是网络上的,距离当下的现实世界好像遥不可及。可是近年来,周围的市县学校也渐渐发生了类似案例,想想就觉得揪心。经过社会各界有关方面的调查、复盘,发现案例当中的这些问题学生,都无一例外地来自问题家庭、问题夫妻。所以,开展家庭教育方面的专业指导势在必行。嗯,就算是这样,那应该让那些问题学生的家长来听讲座呀,干嘛非要劳驾老师呢?
“大家好,我是今天家庭教育讲座的主讲人王XX......”主讲人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士,从事家庭教育方面的工作多年。她一开口,就解答了李默心中的疑问。在主讲人看来,老师是双重角色,因为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家庭,从这一角度来讲,他们也都是家长。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首先得把自己的家庭,把自身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经营好,才有可能指导帮助班里来自几十个不同家庭的孩子们。言之有理,继续。
主讲人随后邀请几位老师登台,通过情景模拟演绎“家庭关系网”。如果,夫妻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互爱的,那么,他们的孩子势必是愉快的情绪稳定的,哪怕偶尔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会轻松地化解,一笑了之。这样的孩子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与自我成长上。而如果夫妻之间的关系是指责的相互攻击的,那么,他们的孩子多半是不开心缺乏安全感的。每天放学回到家,孩子的注意力都在父母身上如履薄冰,而没法专注于自己的学业。这时候,如果再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他们的内心很可能一触即溃,以至于暴雷,而老师则有可能成为那个倒霉的排雷手。这时候,不明就里的家长则会将大部分责任推到老师身上。嗯嗯,还真是的耶!
这时候,李默才注意到,主讲人全程基本没看大屏幕上的PPT,讲座中涉及到的案例她都能信手拈来、左右逢源。看来,说她在全国巡回讲座超过一千场并非虚言。
接下来,主讲人播放了一个非常让人感动的视频,是某家庭教育方面的资深专家引领问题学生如何与父母一步步深入沟通交流的典型案例,戳中了现场无数老师的泪点,连李默这样的七尺男儿都好几次湿了眼眶。原来,家庭教育还可以这么做!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今天的家庭教育讲座让人收获满满,感慨良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