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首愿师怜久客,直将归路指茫茫。”茫茫归路无可想,此行一去徒悲伤。不知归期的行程,虚渺的未知,总是让人心中生出一份寂寞;看不到目标的前行,总是让人心中生出一份孤独。
苏轼,便是心中怀着一份离开徐州父老乡亲的落寞,眼中虽有万般风景却是掩盖不住眼神的那份寂寥中,走向了他人生路途的下一站—湖州。
徐州的万般静好,徐州的千般留恋,都成了身后的一抹夕阳,不多时,便会在变幻中消逝的找不到一点点的痕迹,“旧事真成一梦过,高谈为洗五年忙。”红尘滚滚,一切往事,都被碾压在尘埃的底层;俗世人间,一切的新欢旧恨,都化为一缕的青烟,消散在无声的空迹里。
不过,此时的苏轼,已经在历经沧桑之后,变的更加开阔,似乎可以装下任何的颠簸与离别;此时的苏轼,已经在官宦沉浮的磨砺中,变的更加的坚韧与坚强,似乎他可以直面任何的困苦与凄凉。
苏轼,在不停的流离转换中,似乎有了那老子骑着黄牛西去的风骨,眼神中有勇毅,无我而在。苏轼,在不断的梦断报效皇恩之后,便有了追求外在不如反视内心,在世间山河岁月里,能看出一个自我来;在清风明月里,能找到自己的气息。苏轼,便有了这般的性情,便有了这般的豁达,便有了这般的胸怀与眼界。于是,他已经超越了窘迫,飞跃了阻障,穿越了时空,一个灵性十足,禅意绵绵,道风飞扬的苏轼,便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在前往湖州的路上,水陆转换,风一程,雨一程;别人眼中的困苦不堪,于苏轼却成了一份亲近天地自然,有着一份难得自由与轻快。刚刚又有一阵骤雨,一阵风过后,却又天际放晴。这般的自然天意,竟是让苏轼有了禅中顿悟;苍天如此,人生又何不是这样?于是他便写下了《南歌子·寓意》
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本是清澈浑亮的乾坤,顷刻间,似乎已经进入了黑夜。正如了自己的前程,刚刚看到一点点的光明,总会在转瞬间,幻化无影,无处思量。人生的变化,和今天的雨来之前的黑暗,何其的相似,何其的一致。黑夜,让本是茫茫的前行路,更加的扑所迷离,看不清,看不远,那就闭上眼睛,依照自己的内心,缓缓前行吧。
天黑的严密与结实,似乎没有一处的缝隙让光明探视这片天地。天黑的广阔与宽大,犹如一张网,笼盖四野,让这个俗尘凡俗的每一个人都逃脱不了它的覆盖与网笼。
看似坚不可摧的黑暗,看似巨大不可撼动的黑暗,随着一阵轻柔看似无力的风,吹拂下,顿然间便驱散了所有的黑,悄然间阳光重新铺洒在前进的大道之上。本是强大的黑暗,亦不是轻柔温顺风的对手;泥泞崎岖的前行之路,当然亦不是无为无我智慧的对手。
轻描淡写的送走黑暗,轻松愉快迎来了静明,那天际间飘着淡淡的云彩,云彩变幻似乎还在品味着黑明转换的内涵。莞尔,那轮带着殷红光环的太阳,钻出了云彩,斜挂在青葱的山峰之上。一片的明朗,一片的肖静,一片的温馨,一片的沉寂。天地温和,世间安稳。
马儿还在轻健前行,一丛丛的小草,经过骤雨的清刷,已经倔强的直立起趴在地上的身叶,更加精神的看望着这个光明清静的尘世。前面是一片的沙地,大雨过后,似乎更加的柔软,干净,走在上面,恍如有了睡在云彩中的惬意。一条小溪,缓缓流淌,和水中的枝叶,讲述着没完没了的精彩与过往。在这样的境遇里前行,马儿似乎更有了精神,脚步踏的清欢,走的轻健。
早上醒来,酒意尚未有散去,喝酒当尽欢,醒来身涣散。一种酒的激情沉淀后的疲倦,一种酒后的心情沉闷失落感慢慢升起,纵是这般,天涯人漂泊在天涯,前行的路亦是不能耽搁停止。
慢慢的缓停下来,做一个安稳美好的梦,亦是成了奢侈。前行路上,有的是困苦,有的是寂寞,要想有一场淋漓痛快的梦,亦是成了白日梦。梦,远离了孤独远行客,让孤独人有了更深的孤独情感。
便是身在蓝桥,也许找不到仙女云英;身在梦里,梦都难圆满,何况四处颠簸如我身。我终将漂泊到何处,才能找到亲近的人儿,一声长叹,徒留人间。在浪走天涯的路上,也只有那多情的流水,不离不弃,不慌不急的陪伴在我的身边。
别人眼中:“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此刻最是无情的流水,在苏轼的眼中亦是成了有情。因为“风回忽报晴”,天地人都在变,不变的就剩下了那看似无情的流水,还有一个不变的,那便是——苏轼的那颗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