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事(三)

作者: 蓝天卫士_1 | 来源:发表于2019-11-06 10:51 被阅读0次

回想遥远的孩提时代,那时的故乡虽然物资极度匮乏,但总感觉一年四季都格外热闹欢腾,人与人之间朴实无华,没有现在这么现实功利化,真所谓夜不闭户、鸡犬相闻。若赶上谁家里有个大事小情的,宁可放手自己的活计不做,也得早早赶过去帮忙。

记忆里最热闹的就是谁家孩子结婚办喜事了,大人们满怀热情忙里忙外,孩子们则也跟过年似的,喜气洋洋地跑前跑后。我家二哥是在农村结的婚,那时没有现如今的婚庆公司,都得在自己家里举办婚礼。离正日子还有十几天时,父母就开始盘算合计加准备,首先得把主事人也就类似现在的司仪定下来,一般都是村里较为有名望的人士来担此重任。再就是谁来担任大厨及帮厨的,都得先通知到位,那时我家在农村来说,在父母的苦心经营下,声望较高,多数都主动打招呼过来帮忙。

再就是得把现在叫乐队那时叫喇叭匠订下来,由于十里八村就这么一伙,早订免得与其他人家发生冲突。这么大事,亲戚屯邻一定来的多,只靠自己家是放不下席面的,还得通知左邻右舍或前后院,那时邻里之间有求必应。

这一切都订完后,父母就与大厨根据桌数及标准,开始采购食材,当时普通一点家庭都是六个凉菜六个热菜,家庭条件再稍好点的是八个凉菜八个热菜,也有个别家境超好的则是十个凉菜十个热菜。食材也多是以自产为主,杀猪宰鸡好不热闹,还有头两三天得把酒席所需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准备好,多数都到各家各户去借。

那时人与人之间的朴实纯洁在借东西这一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来各自家庭都不富余,但宁可自己不使,也豪不含糊借给你,多数人家借完之后只能在炕上简单吃一顿,但豪无怨言。借时一般都要做上记号,以免归还时出现差错,特別碗和盘相差不多,都用硬币在底部画个印记,其实就是个别有送错或稍有损坏的也没有计较的,这与现在相比相差太多了。

结婚的头一天,大厨就开始准备食材,特別需要油炸的凉盘等都要先准备好,那时看见黄灿灿的丸子等拼盘,真是垂涎欲滴,能吃上一两块更美不胜收。其他还要灌粉肠、卷豆付卷等,那时很羡慕能做大厨,穿戴油光发亮的大围裙,勺子在手中上下翻飞,一道道美食被制做完成,被孩童们望眼欲穿的婚礼盛宴即将开始。

那年那事(三)

相关文章

  • 那年那事(三)

    同 事 们 王 怀 林(左) 王怀林是我厂最早的电影放映员。我记得一开始是放 1...

  • 那年那事(三)

    回想遥远的孩提时代,那时的故乡虽然物资极度匮乏,但总感觉一年四季都格外热闹欢腾,人与人之间朴实无华,没有现在这么现...

  • 那年那月那事(三)

    刚吃过晌午饭,父亲又催我下地。我已经麻木了,我右边肩膀扛了个撅头,右胳膊提着一个竹筐,竹筐里盛了半框的荞麦...

  • 那年,那事,那人(三)

    十一、退休 有天我外婆对外公说:“老头,再受一年,让李通在这多上一年,然后咱就回孙六不干了,中不?”最后外公决定留...

  • 那年那事那人(三)

    时间过的真快呀,又要快过年了。奶奶催着让秋在腊月二十三号之前要回家,这一天“辞灶”,灶神这一天要上天去玉皇大帝汇报...

  • 那年,那事,那人(三)

    我家屋前有一棵葡萄树,每到夏天枝条爬满了葡萄架,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凉亭。葡萄架下有一石桌,一家人常在月下乘凉拉话。...

  • 那年那事

    三百载明朝旧事,无数代英雄遗老。长江东去几时息?当年明月依旧照。

  • 那年 ,那事

    正式大二了,从刚入学是被学长学姐叫着的小学妹,已经变成被叫学姐的老阿姨了。可是,一年,两年,那年,那事,依然历历在...

  • 那年那事

    那年春天滋生的爱情啊 你与时间达成何种默契 让我浑然不知遗失了春 你跟着时间私奔到了哪里 那里最多的花是什么颜色 ...

  • 那年那事

    文:叫我姜 38岁那年,我来到新的岗位。 上岗要求的第一条——打字速度要快。可滑稽的是,我当时却是个连电脑都很少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年那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gy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