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九岁的儿子最近意见特别多,不管说什么,他都能吧啦吧啦地说一堆反驳的意见。这让我很苦恼,觉得孩子怎么突然变得不听话了呢!
我不断地告诉他:“儿子,我们要学会倾听,倾听别人的诉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沟通与合作。”
昨晚下班回到家,儿子说课外作业已经全部做好了,就是学校的作业还有两道题有疑问。
趁着热饭的时间,我跟儿子一起把学校的作业拿来演算,很快解了出来。
饭后,趁着泡脚的时间,我让儿子把课外作业拿来我操写第二天的作业,却发现他有几道题没有做。我一问才知道,儿子说他不太明白,不知道怎么解,所以就没做。
当时已经八点四十多了,我们一般都是这个时间点洗漱好,上床看书,准备休息了。
儿子小声的跟我说:“妈妈,我今天好不容易这么早把作业完成了,确实不想做了,我想上床看书了。”
我却完全无视儿子的诉求,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想法里:“这怎么行,你老是把事情推到明天,这个习惯不好,我必须得帮你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于是,我平静而严肃的跟已经有些情绪的儿子说道:“你有两个选择:第一,继续闹情绪,这只会让看书时间变得更少;第二,马上行动,把作业做好,剩下的时间就可以看书了。”
儿子极不情愿地拿出了作业本,心思完全不在作业上,整个状态都在与我抗衡,哪来的心思解题啊!
其实,我也知道这样的学习不但没有效果,相反的,还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可当时的我,看着儿子抗拒的态度,也有点上头了,拗着“今日事今日毕”的想法,让儿子把作业完成了。还搬来凳子,陪着儿子一起解题。
那题的确有些难度,儿子又完全不在状态。慢慢冷静下来的我,就让儿子去看书了,我们约定好第二天再解。
虽然躺在了床上,可我的思绪却没有停下来。脑子里一直萦绕着一个问题:“我老是告诉儿子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诉求,那我自己学会倾听他的诉求了吗?都说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在跟孩子提要求的时候,我自己有没有以身作则的做到呢?”
带着问题,我去书里找答案。后来才醒悟过来:“问题的根源出在我这里,儿子已经提出了自己的诉求,而我却无视了他的需要,继续强行要求他按照我的要求来做,这也是为什么我跟他之间的沟通越来越不顺畅的原因。”
我不断的要求儿子这样做,那样做,告诉他要懂得与人合作。可我的行为却是:“你说的不对,你这样做是不行的,得按我的来。我在要求一个几岁的孩子理解我、配合我,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做法啊!”
突然想起了那句话:“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是要赢得孩子,不是赢了孩子。”
对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需要相互合作的,合作才能产生共赢。如果只是单方面的提要求,单方面的要求配合,那势必会是一场拉锯战,最终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
有人说,我们用几年的时间学会了说话,却一辈子都没学会倾听。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仅需要真诚的表达,更需要耐心地倾听。
学会倾听,从自己做起。言传大于言身教。
早起第一件事,跟儿子真诚的道歉。
再次提醒亲爱的自己,遇事要冷静,不知道怎么办的问题,不防先放一放,不要急着马上解决,好好思考,寻找最优的解决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