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那年,我第一次接触到长征。战士们坚定的脚步踏进了我的内心,在我心中种下了长征的种子,我的长征之路,由此开始。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老师在教我们学习七律长征。那首诗铿锵有力,朗朗上口。我也从这里第一次知道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二万五千里里长征。我也听到了其中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故事,彭德怀为了将士们的生命,不惜杀掉自己的坐骑,令人敬佩的老班长,为了给受伤的战士补身体,自己甘愿吞食鱼鼓····还有许许多多的战士,为了他人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长征,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让我敬佩,难忘的事情,让我知道了世界上有一种英雄叫红军,有一种壮举叫长征。
十五岁那年我已成为一名少年,随着知识的日益丰富,我对长征的概念和意义更加明确认识也更加深刻。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五十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当时中央临时负责人以及军事顾问的错误指挥。虽然红军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但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同年10月16日开始长征。这意味着我们的红军将领,红军战士要靠自己的双脚。在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过草地,过雪山和敌人作战。在此期间中央红军进行了80余次战斗,攻占了700多个县城,期间共经过了11个省,翻越了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这些路是漫长而艰难的,他们行程约二万五千里。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24日,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英雄。它的意义是重大的,它不仅在中国宣告,也在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同时它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的航海有了一句能驾驭进程的掌舵者。我国的中国共产党也因此拥有了更强大的生命力。
今年我18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长征也迎来了他80周年的胜利,我依然在长征的路上走着。
当我第一次面临人生重大抉择时,当我第一次面临人生考验时,当我第一次感到深深绝望之时,长征精神激励着我,我仿佛看到了,将士们在面对敌人的进攻时,咬紧牙关的反抗,步伐坚定的前行。看到不怕牺牲,英勇搏斗的身影。每每想到这一幕,他们本来瘦削的身影就变得格外的伟岸,我的心里也又充满了力量。谁的青春不迷茫,我们都有迷失方向的时候,都有无力前行的时候,谁都知道这是成长的代价。但是,享受着今天幸福生活的我们,也许没有想到,在那个年代,也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年轻人,同样拥有着青春年华的他们,在时代的要求下,在党的要求下,他们没有迟疑,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家乡。拿起手中的枪。肩负起了神圣而伟大的责任,将我们所向往的胜利扛在了自己的肩膀,我知道他们踏上长征之路时,眼神里一定都写满了坚毅,否则如何走过漫漫长路,茫茫的大雪巍峨的雪山,他们不曾向他低头。那泥泞的草地,奔腾的河流,他们不曾向他们低头。他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那样坚定而执着,百折不挠,信念坚定。每当我迷茫的时候想到这些,心里也就明朗了许多。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需要就是这样的精神。我们面对今后的人生。也要如此般坚定。
时间一天一天的流转着,我也在渐渐的长大,红军长征的事迹,进入历史的史诗,也将刻进我生命的年轮,我知道我的路还有很远,以后的路上也许会有更多的困难等着我,但我不会忘记有人走过25000里长征所带来的力量,那坚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会从中收获更多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