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思想道德课就教导我们要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尊重他人……却一直忘了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那便是尊重自我,尊重自己的心灵之声。
“如果你愤怒,你就呐喊;如果你哀伤,你就哭泣;如果你热爱,你就表达;如果你喜欢,你就追求。”
当愤怒用佯作欢颜代替;热爱用逃避回应;喜欢用厌烦去表现,那么,你会污损,丧失追求的勇气,而且行为懦弱愚蠢。因为,你所做的这些,都不是由心而发,没有倾听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也没有尊重自我。
这来自《毕淑敏的心灵课》,书中精选了毕淑敏的心理记事散文,也是她作为心理咨询师时的手机合集。毕老师以心理咨询师、作家和朋友的三重身份,为读者破解生活中的困惑和心理上的困扰。
书中通过各个真实、有代表性的案例,给我们展现出一个个关于人生中可能会遇到的难题,或许不是发生在你的身上,你做不到感同身受,但是,如果你细读,相信文中的很多悲喜剧都会触动你的内心,甚至掀起一阵阵波澜。
师范院校生的在金钱与人心方面的疏于防范,以自己的身体作为代价,而忏悔;
红与黑的少女在失去双亲,未被人欣赏的舞蹈成了她的心结,苦苦挣扎,却找不到方向;
出卖冥位的少女,只是为了用自己的方式,去纪念自己那“尸骨无存”、“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的父亲”;
失眠十天,仍然无法入眠,行如木乃伊,脾气却一点就全身上下燃着熊熊烈火的青年才俊,看似失恋致使他痛苦不堪,真正的原因却是接受不了“丑黑矮”的女朋友将他抛弃,却投入一个比他什么都不如的男人的怀抱中。喜欢和别人对比,从而获得优越感,以致后来失恋看到女朋友的选择就全盘的否定自己……
人生的道路,它不仅仅只有有平坦的柏油路,也有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甚至也有因倾盆大雨而泞泥不堪的泥土路。在行走的时候,都是负重而行。因为某人、某事而让心灵蒙了尘,打了结,就需要自行或者他人相帮去解开它。在恋恋红尘中,既脱离不开七情六欲,于是就有亲情、友情与爱情的羁绊,这些都将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丢弃不得,唯有将它化为养分,才能更好的滋养着生命之花。
毕老师说:“释放心灵,遇见自己。当你能坦然面对自己的时候,就能坦然地面对全世界——放下包袱,才能够轻装前行。”
关于活着,关于人生的意义?
我从毕老师的书中看到了不一样的含义与诠释。
她说:“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
自己确立的人生意义,而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所以,人生意义的选择权落到了你自己的手中,你有权利赋予它新的意义,也有义务让它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你也必须自己承担自己该肩负的责任——努力,并定下终身为之奋斗的决心。
倾听自己的心灵之声,为自己的人生定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