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林下生风
-1-
黄烟是一种经济作物,在粮食几毛钱一斤的情况下,黄烟要卖三四块一斤,所以黄烟成为那个时候家里有几个学生的家庭中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在春天的时候,家家塑料布棚里蒙的烟苗初成长。待一场春雨过后,大地复苏,沙土地上,牛把地犁翻好,农民再用铁锹把地翻成垄,把烟苗栽上。一阵阵雨后,烟草茁壮成长起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暑假到了,大人们带着放暑假的孩子,去地里披(pǐ)烟叶。烟草棵最底部的两三片叶子是不能要的,因为那几片叶子又小又有泥,不是“优良品种”。
披黄烟时,叶子不能太绿,上边长着绿茸毛毛,叶子是绿的,这种是“未成年”,还不能披下来。一般在烟地里猫着腰从烟棵由下往上披。人在烟草棵中间,听到地里一片掰掉烟叶“啪啪”的声音,只闻其声,并看不到人,除非大人们个子高,可以看到个脑袋。
每次在早上去披烟草叶,烟草上还有露水,这时一定不能穿好的或干净的衣服。披完烟叶子出来,头上,脸上,胳膊上,衣服上,尤其是手上,烟油特别重,黏糊糊的。用肥皂和洗衣粉使劲搓,也洗不掉,即使把烟油洗掉了,手还是黄的,像抽烟熏的一样,闻上去一股烟油味。
烟草地
-2-
把烟叶子小心的放在农用车上,不能脚踩了,也不能弄脏了,更不能把烟叶子弄碎了。拉回到村里大树底下或有阴凉的地方,再码放整齐了,这时候另一项工作又来了。
家家种黄烟的人家都有几十捆烟绳,烟绳约摸一米二三左右长,是尼龙绳或棉线拧成的,烟绳两头各有一个铁丝小钩,一把烟绳是十根。
从烟绳头上开始,破开一个阵结,放上两片烟草叶拧紧,再破开一个阵结,再放上两片烟叶拧紧。如果是小点的烟叶放三四片,大点的放两片,依次把一根绳系完,系完后统一放在一起。
年年放暑假,父亲都要给我安排任务,每次系完多少捆黄烟绳才能睡觉。当然,去披黄烟全家是要出动的,我也不例外,系黄烟,全家都要系,有时候父亲为了让我和哥哥系的更快更好,他会让我们比赛,看谁先系完一绳,当然了也没有奖励,就是几句赞美的话。
-3-
系完黄烟,要把这系好的烟,放到烟屋里去。刚开始的时候,如果是一间大烟屋,有三四家合伙,谁家的绳子都不同,或绳子上有记号,每家的统一挂在一起,这样好分辨。
烟屋是一间专门熏黄烟用的,屋里从上到下,横着竖着有规律的镶着钉子,拴着铁丝,大人们从上开始挂,把系好的一绳烟叶子,分别挂到烟屋里,一排排一层层,整整齐齐。
烟屋是非常热的,烟屋上有个天窗,是一个四十厘米左右的小房子,上边两扇窗户。什么时间该开窗和关窗都是有讲究的,这是要专门会熏黄烟的“技术人员”才会的活,烟屋中还会配上温度表。绿烟叶从上到下,满满挂着一屋,挂的时候,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疏,总之学问是挺多的。
大人们踩着梯子,或踩着烟屋上的墙,或铁丝,或木楔子上,按规律挂好,温度表调好,最后关上烟屋的门,门上开一个小洞,方便看到温度。
烟屋靠近大门的一面,底部挖一米多深的坑,熏烟的炉子镶在烟屋墙内,并伸在烟屋里,这是烧煤用的,底下是盛煤渣用的,烧渣多了,要及时掏出。一个夏天要买上千斤煤块,放在烟屋旁边,大火钩子和铲煤用的铁锹都备好。几家合伙,就由这几家的男主人轮班的烧煤,有烧白班的,有烧夜班的。
什么时候烧煤,烧到多少度,烧多久,都是有讲究的。什么时候大火,什么时候小火,什么时候温火,什么时候通风,等等,学问非常之多。
这样要熏上个三四天,绿烟叶子变成了干的黄叶子即是熏好了,烟屋里还是热的很。取黄烟的大人们,光着膀子,肩膀上放着一条毛巾,不时擦擦脸上的汗。再从上边,到下边,慢慢的取下熏好的黄烟,家里的妇女和孩子就在下边接着自家的黄烟。
如果熏的嫩黄,烟叶是最值钱,当然烟叶要好,太小了不行,又大又肥又嫩黄的烟叶是熏的最完美的,这时几家人都赞不绝口,这一屋烟要卖多少多少钱,哪一屋烟是最鼎盛的,哪屋烟是最孬的,哪屋熏的好,哪屋熏的差,哪屋最值钱,哪屋卖不上价。
大人们滔滔不绝的讨论着。各人往各人家的家伙事里放,这又得一个半天。
烟棵
-4-
从披烟叶,到系烟叶,再到熏好,约摸一周左右的周期。
熏好了,找一间大的屋子,地上打扫的干干净净,再铺上一块特别大的厚塑料布,把烟屋里取下熏好的黄烟放在大塑料布上。
刚取下来的黄烟,特别脆,如果不小心,很容易把烟叶碰碎。烟放在那里,经过夏天的潮气,很快就变得柔软了。
柔软后的黄烟,是要给捆的一把一把的,大片的黄烟叶,即高质量的要放在最外边,一把大概有一二十个烟叶,用差一点的烟叶弄成扁平状,作为绳子从叶根处缠起来,缠的结结实实,一把一把的扔在一边。
再把扎好的一把把黄烟,用两块木板夹好,如果很多,就很蓬松,上边压上半袋粮食。烟把朝外,烟叶朝内,木板夹的即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松了很容易脱落,紧了去卖时,收购站检查的人不好抽出检查。
熏好的
-5-
然后就是去收购站卖了,去哪个收购站里卖烟,卖什么价格也是一门学问,因为这是一年里一家中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栽黄烟,熏黄烟都是技术活,而披黄烟和系黄烟,扎黄烟基本人人都会做,但是个辛苦活。有时候凌晨去地里披黄烟到回来已经是下午两三点了,还没吃上饭。或者是把熏好的烟叶从烟屋里取出,更是辛苦活,热,加上累,还有脏和饿。
这个时候是没有时间去做饭的,街上有卖馓子的,用粮食换上两斤,到了家,用热开水一泡,这就是上等的饭了。
每年这个时候,地里一片片的黄烟,绿油油的;村里是一堆一堆坐着系烟叶的;家里是一户户坐着扎烟把的;路上是一路路骑车卖黄烟的。空气中一片尼古丁的味道。
无论你们抽的是多好的多贵的,或者是什么牌的哪个国家的烟,都是这种烟做出来的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