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题:表达障碍与暴力沟通
2. 事件:上午和儿子在家,我整理完东西有点累,想坐沙发休息一会儿。儿子很活跃的冲过来跟我打闹起来。我先是和他玩儿了一会儿,后来实在有点累了,就认输叫停。儿子还在兴头上,不肯停还是不断的打闹。我有些恼怒,用了点力气把他紧紧抱住,想叫他认输。儿子还是挣扎来挣扎去不肯停,出了满身汗。
3. 即时反应是什么:按住你,你知道难受就不闹了,乖乖停下来了。
4. 此刻身体的感觉如何:绷着劲,累,出汗。
5. 内在对话是什么:恼怒,照顾小朋友真不容易,随时随地都有各种情况。我都累了,告诉你了停一下,还不停,只有按住你。
6. 内在感受是什么:有点心疼儿子,高烧好没多久就这样闹腾,该收敛一下!又很恼怒他不听话,说了停下了就是不停。我的话是不是没听到?按住你就听到了对不对?
7. 自己内在什么情绪伤痛(情绪钩子)被触动(需要临在中去经验和表达):小时候自己的意见经常不被听到。对于特别想要的东西,只有通过强烈的情绪化表达,或行为式表达才会被看到,被满足。形成了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被理解后很容易生气上火的性格。
8. 发现自己有什么限制性信念:别人就应该理解我,跟我同频。我的身体语言已经很清楚的表达了我的状态,即使我不说话你也应该理解我。到我说的话的时候那已经是我的限度到了,你听到就应该马上并执行。如果没有,那我会有强有力的措施去推动,可能会伤害彼此。
9. 临在后看到的真相和可能性是什么:真相是自己有潜意识的恐惧,因为计划明天要开长途车回家会花费很多精力,所以今天一定要保存体力,休息好。这样打闹会浪费精力,可能会影响明天状态。实际上是小题大做,儿子只是和我推推搡搡玩儿一下,并没有很大的强度。我应该只是想自己呆一会,不想儿子来打扰。
10. 可调整的回应和选择是什么:接受自己的焦虑。增强沟通的能力,表达的时候以更加明确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需求。我需要自己放轻松。对待玩闹的儿子应该正确而坚定的对孩子说我累了需要停一停,孩子一定会理解的。而不是暴力制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