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梦幻花》,我们已经共同欣赏了开头和中间部分。开头讲了四个毫无关联的悲伤小故事,中间讲了各条线索,各种暗示,都指向了爷爷院子里那朵神秘的黄色花。
可是黄色花仅仅开了半天就凋谢了,和爷爷的死有什么关系呢?爷爷死的时候,凶手为什么要把开过黄色花、只剩下叶子的小花盆偷走呢?美丽的孝美为何两次突然离开苍太、而且离开的理由一次比一次古怪呢?
两个年轻的业余侦探,把他们能够动用的社会关系,比如曾经的邻居、小学中学大学的同学校友、同学的同学、校友的校友……全部动用了,到处奔波,到处打听,可是结果依旧令人沮丧。所有的努力都成了无用功,谜底依然遥遥无期。
山穷水尽了,两个人被逼无奈,想到了最笨的办法: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希望能够找到关于黄色花的有用线索。
一摞摞发黄发脆、布满灰尘的报纸搬了出来,翻了半天,黄色花的消息没找到,苍太却看见了报纸上有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太熟悉,所以苍太只是瞥了一眼就愣了,因为那是他母亲的名字。
母亲是一个家庭妇女,和众多日本中年女子一样,没有工作,性格安静随和,整天守在家里相夫教子。她的一生,平凡到平庸,她的名字,无论如何也不该出现在报纸上!这太反常了!
苍太仔细看完了那张报纸。那是一篇新闻报道:五十年前的一个早晨,一个原本正常的男人,早晨起来突然发了疯,拿着刀子冲上大街,见人就砍,死伤近十人。记者报道了惨案经过,并把死伤者名单在文章末尾详细罗列了出来,其中包括苍太的母亲。那时,她还是个不到一岁的婴儿。
聪明的读者,看到这里,会和我一样激动地叫起来:第三块拼图找到了!
是的,小说开头讲到的四个毫无关联的故事,读者看了虽然一下子摸不着头脑,但是,凭阅读经验,会坚信这四块碎片之间一定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最终一定会被拼成一个整体,可惜,时机未到,只能耐心等待。现在,终于等来了转机,四个小故事之中的第一个,也是最短最残忍的一个故事:疯子持刀当街杀人,一对年轻的夫妻,以及他们怀里的婴儿,不知死活——原来那个婴儿就是后来苍太的母亲,婴儿的父母亲,也就是苍太的外公外婆,为了保护孩子,都被疯子杀死了。
苍太回家逼问,母亲一开始习惯性地敷衍,可是苍太死死追问,已经无法隐瞒,终于承认了报纸上说的一切都是真的。可是,那疯子是怎么回事呢?好好一个男子,为什么会突然发疯呢?
因为他吃了过量的花种子。黑色的、细长的、比葵花籽还要小很多、吹一口气就会掉落尘埃、轻得几乎没有分量的黄色牵牛花的种子。梦幻花的种子。
黄色牵牛花之所以叫做梦幻花,原因在于,如果人吃了它的种子,会产生强烈的快感和幻觉,身不由己做出可怕举动。
所以江户时代的日本政府已经颁布法律,严禁民间私自栽种,一旦发现就想尽办法收回销毁。但一些邪恶的民间团体,多年来狂热地追逐种子,把它当成迷幻剂吃,无论政府怎样打压,依然有人偷偷种植、培育。
于是当局秘密挑选了两个家族,世代守护梦幻花:一个是警察蒲生家族,另一个是医生孝美家族。
所以,当父亲老了,长子要介,也就是苍太一直不喜欢的霸道哥哥,必须继承家族使命,继续秘密寻访、销毁梦幻花。这也是为什么每年的牵牛花节,父亲和哥哥两个人虽然不买花,却依然赶赴现场、在人群里挤来挤去、看来看去的原因。
因为苍太已经发现了梦幻花的秘密,于是,两次从苍太身边突然消失的孝美,主动联系了苍太见面,告诉了苍太更多的真相:
孝美是独生女,没有兄弟姐妹替她分担,她早就从父母嘴里,知道了自己以及自己的家族背负着特殊使命。当父亲老了,她虽是女子,也必须挺身而出。
苍太是幸运的,有个哥哥替自己遮风挡雨。孝美外表看上去虽然柔弱,其实骨子里非常勇敢,毫无怨言地接纳了命运的安排,积极投身到危险工作中去,并且,像苍太的父母兄长三个人一样,严守秘密。
孝美两次突然离开苍太,都是因为家族使命而不得不离开,而且,无法告诉苍太真相。
比起孝美,苍太这个忧郁的、敏感的、小心眼儿的、喜欢怨天尤人的男人,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从孝美这个坦荡、倔强、决绝的娇小女子身上,苍太发自肺腑地认识到了:所谓继承,不仅仅是继承财产、继承传统艺术、继承百年老字号店铺这些让人眉开眼笑的好东西,还要继承不好的、负面的东西, 比如父债子偿。
无论这种负遗产多么讨厌,后代子孙都必须接受,包括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下一代,必须挑起这个责任,无可逃避。
苍太明白了,原来家人对自己的粗暴生硬,其实是一种保护,为了不让他承受过多压力,为了让他能够生活得轻松、平静,所以父亲、母亲、哥哥才选择了对他共同隐瞒。
多年来,积压在心头、无法言说的对父兄二人的不解和愤怒,对初恋孝美突然消失的迷茫和委屈,都在了解了事情真相之后,云消雾散。大家终于冰释前嫌。
同时,在苍太哥哥要介不屈不挠地追踪下,杀害爷爷的真凶,终于找到了。天啊,怎么会是他!原来他并没有像读者想象的那样,杀了人就仓皇逃跑,远走他乡,躲进深山老林,隐姓埋名。
他一直都在。早在小说开头就出现过,而且若有若无地贯穿始终,该吃吃,该喝喝,每一次出场都正常不过。只不过作者写得漫不经心,所以读者就会漫不经心地跟着溜过去了,根本没来得及停下来,想一想,看看这个人是否有什么不对头的地方。
我想很多读者看到这里,都会暗恨自己,到底还是被作者的障眼法迷惑了。不过看推理小说的乐趣就在于此,哪怕被作者带进坑里,也仍然觉得摔得很爽。
事情要从头说起:小说开头四个小故事之中的第四个,是歌手尚人跳楼自杀的故事。那么,在他自杀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尚人有个好朋友叫雅哉,他们俩都是外貌英俊而富有才华的小伙子,都喜欢音乐,所以共同组建了一个乐队,很受听众喜爱。
虽然大家都认为他们在同龄人中已经算得上出类拔萃,亲戚朋友都以他们为骄傲,可他们自己呢?却仍旧觉得不满足,觉得自卑,觉得焦虑,觉得自己缺乏梦想中那种光芒万丈的才能。
他们渴望成为真正的音乐天才,渴望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绝世好作品,永垂不朽,流芳百世。
他们的才华,越来越撑不起他们的伟大梦想,怎么办?
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他们两人听信了坏朋友的馊主意,偷偷买了梦幻花的种子吃,果然在幻觉中写出了一首奇特而华美的歌曲,一经演出,好评如潮。乐队开始迅速走红,他们的天才梦似乎真的实现了。
但也仅此而已,仅有这么一首歌而已。等药效过去,他们又变回了普通人,怎么努力都写不出第二首更好的作品。
借梦幻花出人头地的愿望不仅没有实现,更多了一种庸才冒充天才的羞耻感,甚至超越了服用违禁毒品的羞耻感。这让他们难以接受。
何况种子宝贵,越吃越少,他们俩无奈将几粒种子交给了爷爷,骗他种下去,希望开花结果,就会有源源不绝的种子可以吃了。
爷爷把种子种在了一个小花盆里,精心侍弄,果然发芽了,长叶子了,可是,就在即将开花的前几天,尚人临睡前吃了剩下的最后几粒种子,因为吃得太多,出现了强烈幻觉,无法自控,半夜里不由自主从开着的窗户里跌了下去,摔死了。
没有人推他,他是自己跳下去的。当地刑事警察看了现场之后,自然只能够得出结论,说他是自杀。
只有雅哉一个人知道真相,可是他不敢说。何况,乐队只剩下雅哉孤零零一个人,梦幻花种子几乎成了他继续创作的唯一希望。巨大的恐慌压迫着他,他冒险去爷爷家,追问花到底开了没有。
爷爷本来以为这只是个普通植物,但尚人雅哉他们俩人总是不停追问开花了没有、结果了没有,于是爷爷起了疑心,自己偷偷查阅了大量资料。作为经验丰富的植物学家,爷爷猜到了原因,只是一时半会还无法确认。所以叮嘱孙女梨乃必须保守秘密。
现在,心爱的孙子尚人跳楼自杀,雅哉一个人又来家里追问开花了没有,结果了没有。一向和蔼可亲的爷爷,变得严厉了,将自己的怀疑、推测和已经查到的资料,一股脑儿甩出来。面对爷爷连环炮般的追问,雅哉慌乱之下,承认了两个人都吃过种子。小小的花种子,居然要了自己孙子的命,而眼前这个侥幸活下来的年轻人,居然还想继续吃下去!
爷爷吃惊而愤怒,拿起电话就要报警。情急之下,雅哉从背后砸死了爷爷,翻乱了东西,制造了入室抢劫的假象, 逃走了。
因为渴望成为天才,渴望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尚人和雅哉铤而走险,吃下了种子,享受了短暂的成果,换来命运长久而残酷的报复。两个人一个精神错乱跳楼自杀,一个沦为杀人凶手。
正如那位老牙医之前所警告的:不要追求梦幻花,硬要追求的话,会招致自身毁灭。两个优秀的小伙子,就这样把自己葬送了。
虽然说江山代有才人出,但每个时代真正称得上天才的人寥寥可数,其他人虽然自命为才子才女,只不过比普通人略微优秀一点而已,而才子才女们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天才的水平。
如果勉强自己,硬要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结果只让自己痛苦。而借助梦幻花的邪恶力量去创作,就算作品精美,其实也是一场空幻。
假货到头来还是假货,成不了真货。志大才疏的庸才再善于伪装,到头来还是庸才,成不了天才。
再退一步说,音乐本是纯洁的,即使作曲水平没有进步,没有获得世俗意义上的名声,但只要自己能够享受到音乐的美好,其实就可以知足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不必时时处处和别人比长论短。
中国有句古话,形容某个行当的天赋英才时,往往会说:祖师爷赏饭吃。那么,万一祖师爷没赏这碗饭,怎么办呢?
没关系,中国还有句古话,叫:捧多大碗,吃多少饭。重新定位,放下执念,不自卑,不自责,不和自己较劲,凡夫俗子一旦有了自知之明,也可以过好幸福快乐的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