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班我刚进门,看电视的儿子就告诉我数学成绩出来了,考得特别烂。我心想:故弄玄虚,肯定不错,这是他最擅长的科目,啥作业都可以不写,唯独天天啃数学。随口回了句:“是吗?多少分?”“89。”啥?我脑子高速运转上百圈,实在不敢相信。回过神来,仍然坚信儿子在跟我兜圈子。后来听他懊悔有21分都不该失,连最简单的乘法都计算错,好朋友责备他啥都出错。所有的迹象表明这是事实,无法更改的铁的事实!

失落、难过,心里哇凉哇凉的,连我自己都想不到我这么在乎,脸色、情绪出卖了我的心。儿子凑过来说:“好像你不高兴?”我习惯性掩饰。马上意识到虚伪,随即补充,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问题没出现前,总是有千百种应对策略,当事情真的摆在我面前,却惊慌失措,所谓的淡定、平和、接纳,全部一扫而光。每次考试前我都满怀期待,认为这次就是儿子翻身的机会,他一定会进步惊人的。但每次都不出意外的令我失望到尘埃里。于是我告诫自己要平常心看待,不要再痴心妄想。可是当考试真的来临,我又不由自主滋生希望,捕捉种种迹象来证明我的推理有充分的依据。比如本次儿子信誓旦旦地承诺各科都学得不错,考完也自我感觉良好。可是成绩发布,糟糕的可能性愈演愈烈。
我心里就像压着千斤巨石,憋得透不过气来。细想还是不接受孩子的现状,对他的要求和期待过高,因此一直徘徊在深渊里。
今天中午看北大学子弑母案,我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堪称完美的孩子,为何残忍杀害自己的亲生母亲?带着疑惑我搜索诸多新闻,翻看了一个多小时,害得连午觉都没睡,仍然是个迷。多篇报道都在讲述他从小到出事前,学习成绩优秀,富有极强的号召力和领导力,积极阳光爱助人,爱阅读爱运动,完美到没有一点瑕疵,如果非要找个缺点的话,那就是没有缺点就是最大的缺点。那么优秀的孩子,不是我们当父母的竭尽全力要培养的模板吗?可是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唏嘘。所以我庆幸自己的孩子有这样那样的缺憾,瞬间接纳他身上所有的不完美。

这些天我在思索一个问题——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不满足。探索深层次原因,人为什么要跟自己过不去,得到的不珍惜,得不到的拼命想拥有。我就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在孩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当孩子健健康康时,就渴望他生活习惯好,当他勤快、利索,做家务会照顾自己体贴家人时,又期望他学习成绩优秀,当成绩能考上公立高中时,最大的愿望就是稳步进前二十,考试最好的一中。总之,我一直活在期待中,活在不知足中,那个望尘莫及的奢求时刻叩击我的欲望。假如有一天,儿子真的进入我梦寐以求的重点高中,我肯定又盼着他考上一本,如果分数真的能达一本,我一定期望他考上985、211这样的重点院校,再假如实现了,我还会盼着他将来成为社会的精英……如此反复,永无止境。

这样说来,什么时候是个头呀?难道我终生要被欲望牵着鼻子走吗?想想很可怕,光在孩子身上付出的焦虑足以掀翻我的世界,何况娑婆世界烦恼多如牛毛。怎样才能解脱?有个念头升起,皈依佛门方是彼岸吗?还有没有其他途径?我突然萌生寻找真理的信念,追逐生命的意义,未尝不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