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摘录 | 《本体与空性》

摘录 | 《本体与空性》

作者: BuleCAR | 来源:发表于2021-04-18 23:13 被阅读0次
《本体与空性》

康德指出,人类不可能脱离固有的认识能力去认识事物,因此所认识到的永远是现象,不可能认识现象背后的本体世界。

到尼采就更进一步,指出现象背后并没有一个本体世界。最有意思的是,他论证了这个本体或实体的概念是怎么产生的,我们首先错误地理解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为它设定了一个不变的实体即“我”,而本体概念其实就是把这个“我”外推到世界的产物。他的这个观点和佛教的“无我”“无自性”非常一致,但是比佛教晚了两千年。

但从佛法角度来说,众生本来就具有究竟圆满的智慧,只是在现有生命状态下隐没不见,需要通过一些特殊手段将它开发出来。一旦开启这种智慧,就能遍知一切,无有遗余。因为心的本质就是宇宙的本质,认识心的无限,也就认识宇宙的无限。

二十世纪的西方哲学家,要么走向宗教,要么走向诗性的体验,比如海德格尔。或者干脆放弃本体论,不谈无限,只探究有限,比如语言问题、社会问题。

通常,我们是靠理性来认识世界,但理性是由文化、教育、思维而形成,是有限的,无法直接通达实相。所以佛法讲到实相时,要超越二元对立。比如《六祖坛经》讲到“不思善,不思恶”,在一念不生之际回光返照,才能顿悟本心,彻见实相。而在思维或意识层面得到的所有认识,其实都是思维制造的影像,并不是真相。

佛法修行的根本,是帮助我们开显自身本具的觉性。有了这样的智慧,才能摆脱认识上的一切迷惑,通达实相。

佛教认为世界是有真相的,这个真相不是本体,也不能靠理性来认识。我很不清楚的是,怎么来表达这个真相。你说空性,但空性是什么?老子的“道”是不是与此相似?

佛法是可以实证的,不仅有关于空性的理论,还提供了具体的修证路径。佛法修证的核心,就是通过闻思了解空性,进而通过禅修体证空性。然后进一步作空性禅修,以此清除生命内在的无明。所以佛法修行会有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见道,就是见到空性。但见道之后还要修道,依空性禅修,才能通达圆满的智慧。

相关文章

  • 摘录 | 《本体与空性》

    康德指出,人类不可能脱离固有的认识能力去认识事物,因此所认识到的永远是现象,不可能认识现象背后的本体世界。 到尼采...

  • 自性

    外境就是本体 本体就是空性 空性就是幻化 万象都不是真实存在的 再者 外境和万象都离不开空性 世上根本不存在永恒不...

  • 空性指本体心 自性表本体用

    对所学法已经有所了解,开始起行实践,演说十行法,列举十条原因,前面已讲了五个。 第六个原因,为得无量方便。方便就是...

  • 佛教的“空性”

    佛教的“空性” 空性者,空间之本性、本体、本质即是,汝心亦是!无处不在,细微无色,如空如水,不能眼见,不生不灭,不...

  • 《佛陀的智慧》读书笔记P491-506

    阅读内容:《佛陀的智慧》第491-506页(上册完) 【证得本体,证得空性,证得智慧,才是修行的开始。证得空性之后...

  • 摘录 | 本体与空性(三)世界有没有一个本相?潜意识的力量

    背景和介绍: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 本体与空性 神秘的并非世界为何如此,而乃世界竟然如是。—— 维特根斯坦 无一...

  • 悟证本体

    悟证本体 空性、无极大道宇宙本体暗能量 《周易、系辞》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即《金刚...

  • 和谐之光(光明心)

    和谐之光(光明心) 契入空性,融入空性,与空性共振,与空性共舞 契入明性,融入明性,与明性共振,与明性共舞 契入空...

  • 能不能,彻底放开你的手

    痛苦可以转变为快乐;或者说,痛苦的本体就是快乐;或者说,在这个本体上,快乐和痛苦都不成立,它是空性和光明无二无别的...

  • 编号146

    痛苦可以转变为快乐;或者说,痛苦的本体就是快乐;或者说,在这个本体上,快乐和痛苦都不成立,它是空性和光明无二无别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摘录 | 《本体与空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jb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