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工作生活
少年派同样是作精代言,为什么苏大强可以林妙妙不可以?

少年派同样是作精代言,为什么苏大强可以林妙妙不可以?

作者: 浪里个男 | 来源:发表于2019-07-01 08:04 被阅读0次

赶在高考时播出的《少年派》,收官时又恰逢中考。

在“弱期待值”下逆风翻盘,《少年派》不仅拥有了漂亮的收视成绩,社交网站中的舆论风向标也是一路红火,从高中生们的生活小细节到中年夫妻的相处默契,妥帖中带着惊喜,让观众意识到这并不是一部“低龄剧”,有不断挖掘和细细品读的空间。

都说中年妇女的世界里是没有自己的,只有娃。

鸡娃,老母亲独创专有名词,指日常给孩子打鸡血,就怕孩子不学习。

引用少年派导演刘惠宁的一段话:

虽然林妙妙的高中生活贯穿全剧始终,但我们不想一比一地复刻为冲刺“高考”的那种令人窒息的埋头苦干,不想过分强调高中生活的单调、紧张与迷茫,正如“少年”这个关键词所体现出的,那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的精神风貌。在那个时候,和身体一样快速发育的思维和精神,让我们在人生中第一次产生一种渴望,想要和父母、和他人、和这个世界平等地谈一谈。

借此,少年从眼中看到的世界怎么可能仅仅有衬衫白和运动裤蓝两种颜色?少年们尝到的生活滋味又怎么可能只有酸涩辛苦几种滋味?到底是《少年派》呈现的少年生涯过于多彩,还是那段岁月本来就带着多种色彩,只是被我们选择性忽略或忘却了?

有朋友说了:

《少年派》里的妈妈,就是生活中的我妈;《少年派》里的爸爸,是别人家的爸爸;《少年派》里的姑娘们,若隐若现的我们。总之,特别生活化,呈现特别真实的母女关系。关心则乱,嘴里不停叨叨,离开就满满的思念。从吃饭、学习、睡觉到拉屎,每一样都放在心里,挂在嘴边。

在中国,这样拧巴的父母还真不在少数。但在拧巴的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控制、一种博弈、一种亲情、一种自我实现,一种随着现代社会变化而变得更为沉重的“相爱相杀”的家庭关系。

这正是《少年派》想要尝试探讨的议题:新时代社会,我们还提倡“包办式父母”吗?

看看“包办式父母”王胜男,从洗手、睡觉到上厕所,大大小小该管的不需要管的都管了,可她不擅长的是倾听孩子的想法,一厢情愿地想用一桌好菜好饭去“堵住”孩子的嘴,好让她能乖乖听自己的唠叨。她不断告诉孩子她没长大,暗示孩子她离不开自己,这种不由分说的母爱是不是有点霸道呢?

这些都让网友感叹“原来全世界的妈妈‘唠叨’起来都一个样”“这就是我妈本妈啊!”“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但在以往电视剧中,面对“虎妈”的压迫,子女只是一味承受。像《虎妈猫爸》中,孩子还未上小学,还未人格独立,也不懂得如何说“不”,代际之间的冲突并未得到体现。

《少年派》中的林妙妙不一样,她会对王胜男的压迫表示“反抗”。一开始对于王胜男的碎碎念,林妙妙采取的策略主要是一耳朵进一耳朵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但当林妙妙第一次考试垫底,王胜男要求林妙妙退出广播站时,这触及到林妙妙的“底线”,她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向王胜男表示“抗议”,希望得到更加平等和民主的对待。

非原则性问题,林妙妙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我们一点不否认妙妙妈对女儿的爱。她事无巨细地关心(控制)着孩子,甚至连大姨妈什么时候来,记得喝红糖水这样的隐私信息,她都能过电话告诉老师提醒孩子。而且,老师也“尽职尽责”地在女生宿舍的大门口对林妙妙大声地传达了这个信息,以至于妙妙尴尬地看着周围窃窃私语的同学们,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这显然是在说,你林妙妙,在我妙妙妈面前是不许有秘密的。虽然我没有机会活成你,但是你必须活成我!呃,这种控制欲。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点偏执。作为母亲,她们好像理所当然地要将这种偏执用到孩子身上。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戏里戏外都是一场躲避不开的“事故”。在当下这个时代,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就可能彼此交叉催生N种代际冲突,无论最终的结局是黯然伤神还是彼此涅槃,过程中的心碎和疲倦大抵都是共通的。

不能否认,在题材富矿下,没有流量演员加持的《少年派》最初并不引人注目。根本原因在于故事是以少年们为第一主角,80%的故事都发生在这群青葱少年身上,他们的故事从高中入学讲起,以高考为休止符,期间的故事看似没有什么想象空间,容易陷入低龄化的叙事模式中。

不过开播后剧集热度一路走高,“剧组是不是在我家装了摄像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观众被《少年派》的写实吸引,直到被剧中传递的温度所打动。如果顺着这样的节奏发展,《少年派》的结局应该是完美的,可是剧情却在中途急转直下,首当其冲的是林妙妙的人设变化,她不仅变得任性蛮横,而且推动着剧情走进了相当戏剧化的模式中,原本的“真实感”被完全打破。

风趣搞笑的《少年派》精准地浓缩了中国式亲子关系的普遍现状。当青春期遇上更年期,表面上是孩子离不开父母,事实却是父母更离不开孩子。试想,千千万万像王胜男一样含辛茹苦鸡娃十几年的母亲,她们何尝不是用不停鞭策女儿来填补自己的既焦虑又空虚的人生呢?因此,当孩子离开,他们才蓦然惊觉自己这么多年的生活,竟然一下子就没了寄托——太沉迷于指挥孩子人生的父母,无意中丢掉了自己。

名校、分数和排名都决定不了一个孩子。唯成绩论,只会让父母和孩子都变得肤浅和麻木。林妙妙在精英中学的日子,一定不是因为考试而难忘的,而是因为她遇到了邓小琪、江天昊还有钱三一。在有友情陪伴的精彩的人生里,再高的分数也只是配角。

教育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非常期待更多像《少年派》一样的作品去引发观众反思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可贵的是,《少年派》不仅是林妙妙的成长故事,也是妈妈王胜男和爸爸林大为的成长故事。我相信,成长的父母,才能更好地陪伴成长的孩子。而最好的亲情,是尽量不去扼杀孩子快乐成长的可能性。

无论为人父母与为人子女,我们都是第一次。所以,我们要一起学习如何做更好的家人。

《少年派》的出彩的地方众多,失误的地方不少,而想要的太多、塞的太满,是很多影视创作者都会遇到的障碍。但是《少年派》唯一做“错”的地方或许在于,它在开篇用真实感和共鸣引入了一批受众,却中途变道换了一种风格调性,已经形成情感连接的观众很难接受这种大转变,而《少年派》风格的转变却又是如此彻底,几乎没有过渡,从“好真实好刺激”到“现实主义高度”再到“极端戏剧集合体”,《少年派》驾驶着云霄飞车让观众体会着莫名其妙的大起大落。

这也是为什么在观众的评价体系里,同样是“作精代言人”,苏大强可以,而林妙妙不可以。

可是,所谓的父母儿女,因为抹不掉的亲缘关系,或许一辈子都无法相互独立。当有一天我们为人父母时,也许就真正理解了爸妈。尽管他们的爱那么重,有时还有点痛,但他们终将是那个在背后默默支持我们的人。不管在外面遇到多少困难,想到有家,有爸妈,心里就会温暖。

没有一个人天生是父母。我希望这是一部教会大人如何成为大人的剧,从中有所得。

相关文章

  • 少年派同样是作精代言,为什么苏大强可以林妙妙不可以?

    ​ 赶在高考时播出的《少年派》,收官时又恰逢中考。 在“弱期待值”下逆风翻盘,《少年派》不仅拥有了漂亮的收视成绩,...

  • 《少年派》——林妙妙

    今天打开简书 ,很不幸的,心里还是很烦躁,不同的是不是因为书写而烦躁,而是为了要写什么而烦,好像更直接一点就是因为...

  • 倪大红,你不要拍戏了

    《都挺好》捧红了一位非典型“作精”爸爸——苏大强。 如今苏大强一时风头无两,苏大强表情包,苏大强语录,苏大强粉丝团...

  • 《少年派》林妙妙嫌爸爸工作丢人现眼?这次我站孩子!

    “林大为,你为什么要这么丢人现眼。”“林大为,你立即给我辞职!”电视剧《少年派》里,林妙妙不尊重父母的话题,前几天...

  • 妙语连珠:林妙妙语录(一)

    林妙妙,《少年派》主角,在看电视剧的过程中,记录了一些林妙妙的语录,可谓妙语连珠: 庙小规矩大,池浅王八多; 你太...

  • 【周道】如何看待生死(48)

    在《少年派》第28集中,林妙妙的猫林喵喵死了。妙妙很伤心、难过,哭了起来。爸爸回到家了解情况后,就坐在了妙妙身边,...

  • 关于心态有话说

    刚看到一段话,有关《少年派》观后感。说是林妙妙竭力反对父母生二胎,而母亲开导林妙妙说是多年以后可以有个伴……然后这...

  • 女人的悲哀

    电视剧少年派中,林妙妙和老爸林大伟的关系是很好的,与妈妈倒是挺对立。但是,当爸爸问她,离婚的时候跟谁,她却...

  • 《少年派》里的林妙妙

    2019年6月22日 星期六 多云 林妙妙,名字很可爱,长相也很甜美可爱,圆圆的黑框眼镜,漂亮的眼睛,怎么看怎么讨...

  • 《少年派》唐元明为什么不敢去看王顶男?

    ​《少年派》林妙妙成绩越来越下滑,除了妙妙本身不争气,沉溺于直播意外。唐元明这个前小姨夫,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年派同样是作精代言,为什么苏大强可以林妙妙不可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jw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