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哲思
生活的境界:从孔子人生谈起

生活的境界:从孔子人生谈起

作者: 摩挲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0-09-13 12:08 被阅读0次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十五岁开始认识到知识对人的重要,开始醉心于学习。现在的人由于物质文明的累积,从小便迷失学海中,脱离现实生活,很难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对生活的意义。

        孔子到了三十岁,对人事现实生活有了正确的认识,也开始有了自己的事业。现代的人大学一毕业,就出来谋生,那时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在毫无演练的情况下奔涌过来,被真正生活的浪头吓到了,打趴下了,更有甚者,出现逃避生活乃至轻生念头。再加上信息时代渠道的四通八达,各种信息夹杂着各种扰乱心智的迷惑,人接收信息容易读懂太难,此时很难不迷茫。就像郑琼的出路纪录片,三个来自不同层次的人,都在寻找自己生命的出路,却一样的迷茫不知所措,不论物质富足的袁晗寒,还是奔跑在生活马拉松上的徐佳,还是生活没得选的马百娟,谁都逃不出迷茫。不可否认,物质条件越好,教育越好,选择越多,但迷茫是一样的。物质条件越差,生活越悲惨。

        孔子四十没有疑惑,人事怎么样一目了然,五十开始不蹦哒了顺天应命,知道这辈子收获就这样了,六十对于不同意见耳顺了,社会的怪现象见怪不怪了,彻底了解了人性,七十能够逍遥游从心所欲,发现即使在各种律法道德乃至自律的限制下,也有着广阔无际的天地和无限的空间,悠哉游哉顺其自然。

        现代的人凭借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一旦走出迷茫,获得财富,小有成就,又容易迷失于生活中各种物欲的诱惑,一辈子下来发现不在迷茫中就在迷失中,很是可怜,不懂得逍遥自在于心,人还是要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悠哉游哉,自得其乐。

        猫捉到老鼠后很逗,会把老鼠放掉,看老鼠战战兢兢,四处乱窜,然后再扑上去抓住玩,千年万年下来,猫是把老鼠读透了,所以能够悠哉游哉 自得其乐。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生活的境界,对一个人十分很重要。

相关文章

  • 生活的境界:从孔子人生谈起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 从孔子葬狗谈起

    孔子晚年,他家里的一条老狗死了。孔子跟子贡说,你把我的狗拿出去埋了,埋它的时候一定要把它包好,不要直接把它亲土而葬...

  • 从孔子删定《诗经》谈起

    周朝建立了“家天下”礼乐封建等级制度。分封诸侯国,建立礼乐等级制度。但经过发展了几百年,支持这种等级制度的基础已经...

  • 孔子的人生境界

    关于人生境界说,古今中外有太多的人作了分析和论述,我独爱孔子和冯友兰先生的论述。 人们更多的是从人生整体的角度去概...

  • 孔子的人生境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

  • 孔子:人生的六重境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孔子的人生六种境界常常...

  • 人生的十大最高境界

    人生的十大最高境界 圣贤的十大最高境界: 1、老子的最高境界:道法自然,顺其自然。 2、孔子的最高境界:随心所欲而...

  • 人的一生该怎样度过?孔子给了我们最好的启迪

    儒家对于自然境界和道德境界的分别,认识很清楚。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都把人生规划的很明确,也很睿智。尤其是孔子,他的...

  • 《中国人的智慧》摘录

    孔子有三个最高境界。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仁”,治学的最高境界是“乐”,做事的最高境界是“权”。《论语·子罕》记载孔子...

  • 四十而不惑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从年龄上来看,我还没到了可以做到人生不惑的境界。 圣人的话总是有道理的。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的境界:从孔子人生谈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un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