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实在是不能再躺下去了,于是小编我开始重新刷各路套系的电影。本着闲着也是闲着的原则,今天我想说说电影海报这点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最近几年,电影海报似乎呈现出某种统一风格,一出就是套系,一出就明信片风格,主角配角人人来几副大写真,辨识度不高的各类五官很难让我们再有当年黑白剪影的《教父》海报那般深刻。
扎堆中国风、扎堆极简风、扎堆抽象风、扎堆各种风。当然我这种论调并不代表批判的声音,仅仅旨在探讨,发表一下个人观点。
小编觉得当电影变成快餐,电影海报也随之变成了流水作业,跟风、模仿、抄袭、雷同、偷梁换柱各种手法,有时候让大众完全无法恍然大明白。比如下面这几副,当然,不用直接作比较,大家就是看看而已。
有没有高度雷同之感?
以上,小编并没有强烈地批判之意。只是觉得电影不能真的只要量不要质。不过,近年来国内也涌现了很多优秀深刻且美轮美奂的电影海报。小放几张欣赏一下。
海报本身涉及的艺术范畴还是挺广的,除了设计本身,电影主旨、社会背景、市场氛围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
其实在电影工业体系中,海报是营销发行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一部好的、注重品质的电影,海报制作一定是精良的,甚至是团队反复打磨雕琢才能推出的艺术品。比如大师德鲁·斯特赞就为很多经典大片做过海报,相信说出来大家不会陌生,甚至马上脑海中就是海报本报。比如夺宝奇兵系列、星球大战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等等。用小编的话来讲,这才叫海报。
好了,废话不多说,上点小编我喜欢的几张经典的、可以说是优秀的、以色彩呈现为主的海报。大家来欣赏一下。
其实,该怎么说呢?感觉设计师都不容易,近几年电影行业愈发的火热,几乎每个月都有好十几部影片上映,但真正能被大众接受且口碑极佳的电影并不多,故事情节都能旧药换新汤,更何况一幅电影海报的制作了。许多海报的制作简直就是套路,比如背靠背站立的多为喜剧电影,眼珠子系列的多为惊悚片……现在市场推广的成本越来越高,片方也会有所倾向地选择推广模式,让潜在观众迅速get到这部片子的主要方向,而不会轻易去尝试一种观众所不熟悉的新风格,或许缺乏创意,但是保本啊!
不过一张好的海报,可以让影片完全赢在起跑线上,也会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在如今有些浮躁的电影圈,坚持用作品说话的少之又少。把话题再回到海报,如今保持着一颗工匠之心,使得每一张海报作品都具有独立的艺术生命力,还需要我们的电影人、设计师塌下心来,那些孪生的电影海报还是省省吧!
你想成为“我在眼缘”的主角吗
请点击下方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