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凤枝以为张小乙就想知道哪天能上了头版头条,这样也好让自己的家乡父老,亲朋好友风光一把。 老婆许凤枝比他清醒多了,她告诉张小乙:“说不定下辈子就可以”。
张小乙说:“如果下辈子生在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社会,没有头版头条这种事,那就惨了。”
许凤枝有气不打一处来:“你到底何德何能,能上头版头条。是要人们怎么给你抬轿子,你才能出那个风头。”
其实许凤枝心里明白,自己老公就是一句玩笑话,其实他比谁都更愿意默默做好自己的工作,所谓能上头版头条,不过是他的一句戏言,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事迹,能让更多人愿意挺身而出,为这个社会发挥自己的一份热量。
张小乙一个月前还是一个所谓的社会脱离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定少不了这种人,他对社会现状不闻不问,不理不睬。报纸也不看,电视也不瞧,一门心思把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折腾好。
在单位里,做个听话的好员工,在家里做个听老婆话的好丈夫。不管外面世界如何变幻风云,“我自岿然不动”!
张小乙这种生活已经持续好几年了,从他决定不再将自己过多的精力花在那些他认为不能改变的事情上,他就把社会的这扇门在眼前给关闭了。
要不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肯定不会出来的。发生了什么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一个天灾再加上人祸,让小镇的一切都处于瘫痪中。
每天出现层出不穷的问题,更让人心力憔悴。本来可以给予希望的一些组织,在这次灾难面前毫无组织能力,完全跟不上老百姓的要求。
在家里喝了三天白米粥后,许凤枝要求张小乙去为家里的生计做点事情了。 张小乙像是一个沉睡了许久的巨人,他懒洋洋的从沙发上站起来,打开窗户,抽了三根烟,然后慢悠悠回到自己的书桌前,用了一个半小时,写了一点东西。随后他问许凤枝:“咱们这里的群在哪里?”
许凤枝记得很清楚,那天张小乙问她微信群之后,一些事情在一、两天里就开始变化了。
张小乙写的倡议书得到了居民的积极相应,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很多沉默的人都主动提出来,愿意在张小乙倡议的那些工作中承担一份义务,很快一个类似金字塔的组织架构就出现了。
这个组织架构只有两层,按照张小乙的说法,这是适应现代管理的“扁平化组织”,是一种自组织形式。衡量每个部门工作的指标是老百姓的满意度。
张小乙写的倡议书里,提出了四大原则和十四个标准,所有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在灾难面前,要保障居民的一切安全,保障信息的公开透明,重点保障弱势群体等等。
按照这个思路,居民成立物资保障部、医疗服务部,数据统计部、信息部、运输组等九个单元,全面支持小镇的生活保障,为最终战胜灾害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小乙希望这经验可以被挖掘出来,不是让自己出名,而是能让更多的老百姓未来可以因此受惠。“我要是想出名,三十年前就出名了!”
张小乙也明白自己想上头版头条的想法,老婆许凤枝当成了玩笑,可是许凤枝一点也不知道,三十年前的张小乙,的确是一个可以上头版头条的人,只是他把那段往事永远的埋在了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