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人工作了10年都不懂的3件事,工作第一年就明白了

有人工作了10年都不懂的3件事,工作第一年就明白了

作者: 职场也疯狂 | 来源:发表于2017-10-18 21:02 被阅读0次

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一个人可以活到80岁,一生用于工作的时间将会占去40年。

这就意味着我们最美好、最重要、最灿烂的时光,都是伴随着工作度过的,工作占去了我们生命的一半。

在这一半的生命里,工作决定了生活质量,工作就是生活。

初入职场的时候,一位前辈曾跟我说过:

其实工作,说到底比拼的就是思维。

有些工作思维应该在你工作的第一年就培养起来,但有些人工作了10年都不懂。

深以为然。

01

真正决定你未来的什么?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同龄人同时受雇于一家零售店铺,并且拿着相同的薪水。

做了一段时间后,A青云直上,而B却仍在原地踏步。

B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天忍不住跑到老板那儿发牢骚。

老板一边耐心听他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么解释他和A之间的差别。

后来老板开口了:“你去集市上看一下,看看今天早上都有什么货。”

B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

B又跑到集市上,然后跑回来告诉老板,一共有40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

B第三次跑到集市上问了价格。

老板对他说:“你现在就站这儿,不要说话,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老板叫了A,“你去集市上看一下,看看今天早上都有什么货。”

A很快从集市上回来了,并汇报说:

“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袋,价格是每公斤0.75元,质量很不错。”

他还带回来一个给老板看。

同样是办一件事,B能分几次去,而A一次性做到位, 并且还能带来样品和信息,这就是两个人能力的差别。

能力决定一个人在职场中的位置,大多数时候我们会高看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容易把别人看得很低。

其实,能力的大小并不是在主观比较中得出来的,而是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来证明。

一个做外贸的,搞定公司的大客户,那么客户所产生的订单就会越滚越大,这就是你的能力。

一个老师,不是只懂授课、批改作业,而是能全面分析各个学生的长处和短板,准确地发挥他们的长处,这就是能力。

在银行工作过的人都知道,面额越小的钱,破旧得越快,就像人一样,能力和价值越低,被淘汰得越快。

一个随随便便就可以被取代的人,不管工作多少年,都不可能脱颖而出。

所以永远不要停止提升个人能力。当你的能力足够强大,不论绕多远的路,都能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

02

你是不是在假装很努力?

《富爸爸穷爸爸》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个小村庄,村庄里除了雨水没有任何水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里的长者决定签订一份送水合同。

得到合同的两个人中有一个叫艾德,立刻行动了起来。

他每日奔波于1公里以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用他的两只桶从湖中打水并运回村庄,再把打来的水倒在大蓄水池中。

尽管这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但是艾德很高兴,因为他能不断地挣钱。

另外一个获得合同的人叫比尔。

令人奇怪的是,自从签订合同后比尔就消失了,几个月来,人们一直没有看见过比尔。

这点更令艾德兴奋不已,由于没人与他竞争,他挣到了所有的水钱。

比尔干什么去了呢?

他做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并凭借这份计划书找到了4位投资者。

他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修建了一条从村庄通往湖泊的不锈钢管道,并向周围村庄推销他的送水系统。

每送出一桶水他只赚1便士,但是每天他能送几十万桶水。所挣的钱便都流入了比尔的银行账户。

不少人像上文的艾德一样,认为工作量与成功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的联系。

即一个人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越多,他获得的成功就越多。

但现实却不是这样。

我们的日常工作大抵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巧干,一种是蛮干。

一个人能否干成事,究竟是事业有成还是一事无成,高低成败就取决于巧干还是只会蛮干。

有句话叫做:“拼命干不如巧干”。

意思是说:要卖力地工作,更要聪明地工作。

聪明地工作意味着我们需要用思考代替埋头苦干。

如果你一味地忙碌以致于没有时间来思考少花时间和精力的办法,那只是低水平的勤奋而已。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看起来工作很认真,每天都在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但忙忙碌碌就是没干出什么成绩。

这时,就需要问问自己:我真的是在努力工作吗?还是用勤奋的表象来掩饰逃避思考的懒惰?

03

人际关系,到底有多重要?

人际关系是职业生涯中的重要课题,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舒心工作的必要条件。

荀子说:“借助于车马的人,不必自己跑得快,却能远行千里;借助于舟船的人,不必自己善水性,却能渡江河。”

这就是“借”的力量,在关系网中,“借”是核心,把握了借力,就把握了关系网的精髓。

台湾巨富陈永泰说:“聪明人都是通过别人的力量,去达成自己的目标。”

所以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肯定有着发达的关系网。

美国《财富》杂志对美国500位年薪5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300名政界人士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94%的人认为人际关系畅通是事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有人说:“30岁以前靠专业赚钱,30岁以后靠人脉赚钱。”这句话不无道理。

在一个关于哪类因素对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调查中,“个人能力”被大家公认为第一要素;人脉关系因素被排在了第二位。

如果你有能力,并且在能力之外还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人脉优势,那么结果往往是一份耕耘,数倍收获。

秋山利辉在《匠人精神》一书中说道:趁年轻时流汗学会的东西,将成为一生的财富。

这个世界一直在变,没有什么是所谓的“稳定”。

提升个人能力才是社会生存的“王道”。

勤于思考、好好经营人脉,保持学习的态度,你才能越努力越幸运。

共勉。

↓怎样不知不觉,构建你的知识体系?

相关文章

  • 有人工作了10年都不懂的3件事,工作第一年就明白了

    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一个人可以活到80岁,一生用于工作的时间将会占去40年。 这就意味着我们最美好、最重要、最灿烂...

  • 工作第一年就应该明白的3件事,有人工作了10年都不懂

    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一个人可以活到80岁,一生用于工作的时间将会占去40年。 这就意味着我们最美好、最重要、最灿烂...

  • 当你真正的工作了,你就明白了

    各位好,我是小灿,作为处女记,那么今后可能要和大家见面的时间要增多了^_^,希望能请各位简友多多指教,若有错误和问...

  • 他装不懂

    大哥将这首歌送给我,原来大家真的是在默默的看着这件事,所有人都明白我的心意,只是他不却装不懂把我的喜欢当做利用的工...

  • 贫穷,让我丧失了爱下去的勇气

    文/旋影 01 “哎呀,周五晚上你就别工作了,陪我去看《前任3》吧,我的闺蜜们都看完了。” “行行行,陪你去,不工...

  • 工作了,突然就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

    我对新认识的小S说,工作只是为了利用赚来的钱去做喜欢的事,如果你喜欢你现在的工作,哪你是幸运的。 我们为了生活确实...

  • 工作即生活

    有人说,我有工作了。其实,工作即生活,有工作了,生活就更有意义了。 还有人说,不要把工作带到家里去。其实,工作即生...

  • 假日里在高速路上赶工作

    前两天还说着休假了工作上没有人找我,有点无聊和不被需要的恐慌感。今天就突然来工作了,着急忙慌地让我交报告。 接到工...

  • 【No.126】如何跳出电视剧的瘾

    宅在家里的时间,有人练出马甲线,有人依旧游泳圈。 我呢,连续紧张状态地学习工作了3个多星期,头疼了…… 然后呢,就...

  • 工作之余,还可以怎么挣外快

    今年是在北京的第三年,也将开始自己工作了第一年。北京的生活压力很大,所以在期待新工作的到来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在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人工作了10年都不懂的3件事,工作第一年就明白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ze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