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己不努力挣钱这件事,我从来都没觉得是个事。本来就是对物质要求极低,有个三瓜两枣能让我饿不到冻不着就好。可这几天稍微有些难过。
起因在于刷剧时候看到那些富家子弟大学读着国际学社会学,高谈阔论着各种大政方针,突然有些悲哀。像我们这种人家,娃读书首先想的是未来就业是否容易,所以只能放弃文科。我们就读的体系鼓励偏科,而学校又对学生课程的门数进行限制,更是把偏科推向极致。
如果我很有钱是不是娃就可以去学文科了,将来不会早早头发稀疏呢。
可要想到人家自由选专业的境界,那钱好像是我再努力打工也挣不到的,是要跨越阶层才能实现的。想到此也就心安理得地回去睡觉了。
一年前娃从极度重视人文精神的学校180度转身到新学校选择理工科,这也是娃骨子里对未来有份工作的渴望。毕竟学理工人少,相对容易就业。就算我多挣点碎银,也改变不了娃骨子里的担心。
我曾问娃是否遗憾,娃觉得也还能接受,否则天天讨论到底有几十种性别也是种摧残。相比之下,还是理科没这种无聊争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