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求缺惜福

求缺惜福

作者: 有趣的天空 | 来源:发表于2020-08-16 01:08 被阅读0次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初六,32岁的曾国藩以翰林院检讨(从七品)的身份,奉旨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参加每6年一次的皇宫大考测试(皇帝亲自选拔人才的考试)。很幸运,曾国藩考取了二等第一名,升为翰林院侍讲(从五品),但一直到了当年8月份,才正式上岗。

曾国藩按耐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马上写家书告诉祖父和父母,让老人家也高兴一下。他还表示,此次升迁,一则是皇恩晃荡,二则是蒙受祖宗恩德,自己以后一定尽心尽心,忠心报国。要知道,曾国藩是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27岁的时候就进京当进士的,然后在翰林院蛰伏苦读了5年,第一次迎来了升迁,他能不高兴吗?

同时,曾国藩也深知“物极必反”、“盈亏平衡”的道理,正如他自己所说:“求缺惜福,花未全开月未圆才是最佳人生境界”。于是他在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给祖父写信说:自己寄给家里一千两,其中600两用来还家中部分债务,剩余400两作为馈赠族人的费用。

曾国藩怕家里老人不理解升官发财后赠钱给族人的行为,于是耐心向祖父解释道:

其一,最近我们家运气很强盛,要格外小心谨慎,舍财免祸,轻财足以聚人,以此作为保盈安泰之道;

其二,我们家的债如果全部还清了,就会极满生损,物极必反,招致祸患,所以还是欠点好,美中不足,这才是处世乐道的好方法;

其三,我们家族的亲戚大多很贫穷和年老,如果现在不稍微资助一下他们,恐怕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最后,曾国藩总结道:我们家中的债务,现为不急着还,可以以后再还;但是馈赠族人钱财的事情,刻不容缓,如果现在不做,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因为家族中年老者都快去世了,到那时候只有后悔的份。后来,祖父按照孙儿曾国藩所说,将400两银子都赠给了家族中的亲人族人。

曾国藩“求缺惜福”的处世之道非常高明,他懂得上天赐给你福分时,要诚惶诚恐,而不是理所当然,有好处要与人共享,才能免去后面的灾祸。这样一来,又延长了福分,又得到了好口碑,正可谓是“可持续发展”啊!

曾国藩馈赠族人钱财的故事,也可以给我们启示:自己混好后,不要忘记了家乡父老,特别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因为他们和你根连根,做人不能忘本。

相关文章

  • 求缺惜福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初六,32岁的曾国藩以翰林院检讨(从七品)的身份,奉旨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参加每6年一次的皇宫大考测...

  • 天题

    大千万象幻无猜 求缺惜福温情怀 贪嗜欲灵消磨尽 积德行善天青睐

  • 遇见小瓶盖,求缺惜福

    生活中的圆和缺,绝大多数人都会去追求圆满遗憾缺失。世界上没有绝对完满的东西。太阳只要一到中间,马上就会偏西,月亮一...

  • 肯低头,就永远不会撞门;.. 肯让步,就永远不会退步。.. 求缺的人,才有满足感;.. 惜福的人,才有幸福感。.....

  • 懂得低头和让步,才会成功

    肯低头,就永远不会撞门;肯让步,就永远不会退步。求缺的人,才有满足感;惜福的人,才有幸福感。生活的滋味,酸甜苦辣咸...

  • 懂得低头让步,才会成功

    肯低头,就永远不会撞门;肯让步,就永远不会退步。求缺的人,才有满足感;惜福的人,才有幸福感。生活的滋味,酸甜苦辣咸...

  • 3.25宜砥柱中流

    肯低头,就永远不会撞门;肯让步,就永远不会退步。求缺的人,才有满足感;惜福的人,才有幸福感。生活的滋味,酸甜苦辣咸...

  • 每一段路都是一种领悟,用简单的心态面对人生

    肯低头,就永远不会撞门;肯让步,就永远不会退步。求缺的人,才有满足感;惜福的人,才有幸福感。生活的滋味,酸甜苦辣咸...

  • 心语廿六

    肯低头,就永远不会撞门;肯让步,就永远不会退步。求缺的人,才有满足感;惜福的人,才有幸福感。生活的滋味,酸甜苦辣咸...

  • 低头为了更好的抬头

    肯低头,就永远不会撞门;肯让步,就永远不会退步;求缺的人,才有满足感;惜福的人,才有幸福感! 每个人,都在争取一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求缺惜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gz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