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切肉块,炸肉丸子是不能用肥肉的,肥肉经高温会融化的,另外吃起来比较油腻,口感不好。刘凯文把挂在堂屋客厅房梁上的肉提过来,用刀剔下几块瘦肉。在父亲的指导下切成长条形肉块,收到一个小盆里拌上点盐巴。
做完这些,刘凯文还顾不上休息,因为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劈柴。平原地带,木头不多,也只有逢年过节炖肉过油才舍得收拾一些干树枝、废檩条之类的硬柴火烧锅,平常烧火都是用作物秸秆。
那天做大扫除时都已经把废木头都集中放在东边厕所边一个角落里了,他来回几趟它们都搬到当院。从猪圈里把锯子和斧头拿出来。先把长木头据成段,然后用斧头劈开。乒乒乓乓一阵忙活,一堆木头变成了一堆劈柴。
把劈柴搬进厨房堆在锅门,院子扫干净。刘凯文才端着一碗开水坐到李菊花身边,把开水递给李菊花。
“辛苦了!”李菊花接过碗喝了两口递给刘凯文,并亲切的问候一声。
“一看见你就不辛苦了。”刘凯文俏皮的说。
“又耍贫嘴!”李菊花瞪了刘凯文一眼。
吃过中午饭,洗好锅碗瓢盆,把灶台收拾干净,就要开始过油了。刘凯文从厨房南间储藏室提出一个大塑料壶,这就是以前榨好的花生油。
过油要用炒菜锅,父亲已经开水烧火。锅刚洗过,残留有水,随着温度逐渐升高,锅里的水滋滋的泛花冒着热气,很快蒸发干净。刘凯文把塑料壶搬上锅台往锅里倒油。倒了大半锅,父亲抬头看了看说:“差不多了。”刘凯文收起壶,开始挖面打面糊。父亲烧着火,不时抬头跟刘凯文交代着操作工艺。搅好半盆稀稠合适的面糊,把半盆肉块倒进面糊,搅合均匀,这就是要做的肉丸子的材料。
做油炸食品,火候非常重要。火要烧的不大不小,而丸子下锅和出锅也要跟上节奏。如果火小了,温度不够,丸子有“气死”的可能,吃起来口感就不好;如果火候过了,就老了,一样不好吃。判断生熟也是个技术活,刚下锅的丸子是沉在油面以下的,随着逐渐成熟,会慢慢的浮上油面。但浮上油面的丸子也不能确定就是熟透了,还要看颜色,颜色黄里泛红即为熟透了。熟透了的要马上出锅,不然就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