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儿子聊了一个多小时,整体很愉快!
大致的主题有以下几个:
1、磨刀不误砍柴工
2、考不同大学会有什么样不同的结果?(安大OR浙大?)
3、两种痛苦
是的,整个社会传递给我们的都是压力,竞争,AI时代很多工作被替代,各种恐惧等等,一个人在恐惧中学习,该有多艰难啊 ,所以导致整个社会,不仅是孩子,还有成年人,都在拼命的工作赚钱,认为只有赚钱才是硬道理,学生也就只是认为,只有学习成绩好才有未来! 根本就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这个时代以及未来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习那些能力,才能使得我们活得更好,更幸福!
人最本质的追求,就是幸福,然而幸福是一种感受,是一种感知幸福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学习好,找到好工作,就能实现幸福吗?可以实现幸福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积极心理学家彭凯平老师提出了一个词叫:心流! 当一个人做着自己喜欢热爱且擅长的事情时,内心所产生的一种感受叫做心流,拥有这种心流的体验,就是幸福!
所以,钱本身不能使我们长期的幸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有一定物质保障才是幸福的基础,看得出,一个人想要获得幸福,寻找自己的热爱很重要!
这里的磨刀,指的就是思考,深入的思考!
《少有人走的路-焦虑时代....》第一部分就提出了一个概念:反对草率的思考! 现代人甚至连草率的思考都没有,压根就不思考,全部都被强大的社会惯性,集体潜意识推着往前走,根本就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磨刀)!
还有个问题,很多人都把“重新整理一遍自己的偏见”理解为“思考“ ,樊老师说过一句话印象深刻:如果不读书,一个人的三观就是由亲朋好友决定的! 是的,不读书是现代人不思考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昨晚聊了最近读书的一些观点,没有强迫儿子接受,我只是表达自己的观点,为儿子提供一些选择而已,儿子自然是能感受到我的尊重和允许,所以下午就去书店看书了,我真的很欣慰啊!
昨天聊到的两种痛苦,会触动到儿子的内心,所以他也会提出一个问题:那怎样可以让自己分辨出两种痛苦呢?怎么可以更多的有意识的去经历存在性痛苦呢? 我不成熟的思考,应该是提升认知!
怎样提升认知?肯定不是听我说,最简单便捷的方式就是和优秀的人对话--阅读。大量的阅读! 当我们大量的阅读,一定会在那些古人或优秀的人那里吸取营养,认知提升后,就会建立新的思维方式,慢慢的形成稳定的三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个没有行过万里路,也没有读过万卷书的人,一个不了解世界也没看过世界的人,那里来的世界观?那里来的博大的胸怀和长远的目标?
阅读真的是必经之路,是一个人精神走上成熟的阶梯,学校里的东西能学好固然重要,但是学不好,也没有关系,只要一个人还在读书,他就没有放弃成长,未来人生就有无限可能,相信孩子,相信生命的力量,相信阅读的奇迹!
和儿子一起努力,更好的成为自己!
加油呀,就到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