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朝博物馆见到形形色色但造型相仿的虎子时,它奇特的造型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是水壶?是水缸?经百度一搜,才恍然大悟,又忍俊不禁,同时感叹它被做得实在符合人体规律。咋回事儿?因为虎子是亵器,俗称:尿盆。但古人为何取名“虎子”呢?
《芸窗私志》里记:“神鸟之山,去中国二十五万里,有兽焉名麟主,服众兽而却邪。此兽欲溺,则虎伏地仰首,麟主于是垂其背而溺其口。故中国制溺器曰虎子也。”原来凶猛无比的虎竟是麒麟的溺器!不得不佩服古人想象力之丰富。于是,那些皇族贵胄就为显示自己的威严,造出个虎形溺器,称之为虎子,以表身份地位如麒麟一样至高无上。那么,虎子是何时出现的呢?
据载,虎子始见于东周,流行于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为最盛,隋唐时衰落。六朝时期的虎子基本上施青釉色。
晋时,虎子在颈口上部塑出虎首,腰部微束,两侧刻画飞翼,前后腿部鼓凸,腹下蹲伏四足,虎口常作45°上仰,挺胸翘臀,整体似匍匐欲跃的猛虎,颇为生动形象。古人在对亵器的设计制作上都如此构思巧妙,注重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虽然这是贵族阶层对物质要求极尽奢华的体现,但对后人来说,也是研究历史的最直观资料和宝贵财富。
在对虎子的研究上,早些年,也有观点认为是盛酒器。但在考古发掘中常发现,虎子作为明器,一般置于死者脚边,这更说明了虎子是不洁之物。
话说回来,历史上有太多赞美虎之威猛或以虎来形容壮美气势的诗词: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猛虎潜深山,长啸自生风。”(谢惠连)人仅凭一血肉之躯却常有凌驾万物之欲,沧海桑田皆可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但等待人类的是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