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仕强教授作词的这首歌,写尽了人生大道

曾仕强教授作词的这首歌,写尽了人生大道

作者: 田凌安 | 来源:发表于2022-10-13 06:52 被阅读0次

我们要把道当做一面镜子,调整自己的德行。你有什么欠缺,向哪里去改善?向正道,而不要偏离。——「曾仕强每日箴言」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我们敬爱的曾仕强教授和小儿子曾以仁老师,曾一起作词了一首名为《上善若水》的歌,让人看后,不禁陷入沉思和省悟。

歌词如下:

道常无名,祸福相依。

上善若水,依道而行。

顺其然,心无牵挂。

知其然,喜悦人生。

人生浮华不奢求,喜乐常在乐陶陶。

滚滚红尘莫回首,轻松自在乐逍遥。

人从道来又从道去,离开大道妄自然。

看似简洁的几句歌词,却把人生和大道的关系做了开示。

今天,我们结合曾教授著述,来解读下这首让人醍醐灌顶的歌曲,希望大家都有所得,更好地去体悟践行。

1、道常无名,祸福相依老子说:道常无名。“道常”,指道的常规、常质,倒过来就叫常道。常道是没有名字的,但偏道是有名字的,所以不能说道完全没有名字。如果讲本体的话,道是没有名字的,可是讲道的作用就开始有名字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把道体跟道用分清楚。有人就有疑问了:不是说不要分吗,怎么还分呢?老子一再告诉我们,分是不得己的,要勉强来分,为了做研究而分,为了说明而分,而且要适可而止,不要养成分的习惯,什么都要分,就糟糕了。事实上,我们经常是要分的。因为人有了身体以后,自然就分了。如果回到道体,没有身体,也就没有分了。所以,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福是变动的,现在看起来是祸,不久之后会发现,原来是福。现在看起来是福,过后才知道原来这是祸。我们都知道祸福是会变动的,但是谁都不知道祸福是怎么变动的。“福兮,祸之所伏”,福跟祸是互相依附的。你根本看不出来,害你的人原来是你的贵人,对你好的人原来是你的仇人。等到你完全明白了,都已经时过,挽回不了了,要怪就怪自己不好好修道。

2、上善若水,依道而行《道德经》第八章开篇就说:上善若水。就是告诉我们人应该修道,但是修道要有一个榜样。这个榜样就是水,我们应该向水学习。老子为什么说“上善若水”?原因很简单,就是下面这句话: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就是善于的意思;“善利”,就是利而不害。“处众人之所恶”,人之所恶就是低下,水就喜欢低下。老子也提醒我们,低下没有什么不好,因为高低本来就是相对的。如果人一定要高高在上,那基层的事情谁来做呢?“人之所恶”就是人都很讨厌比别的人低下,可是水却往低处流。往低处流,不叫下流,它是冲走一些污泥,这不是好事情吗?“故几于道”,“几”是几乎的意思。“故几于道”,就是几几乎乎接近于道,但不能解释说水就等于道。水是道很好的象征,这样说才比较妥当。水,很善于无私地帮助万物,无私地利于万物而不求回报,它没有说你用它,就要收你多少钱。至于水费,那是人在收,不是水在收。水把船渡过去,若收费也是人在收,不是水在收。人利用水来收钱,那是人的事。人要争水道,要把水圈起来,不让下游用,这些都是人的事。水本身是不争的,它只有一个方向,即低的地方,它就流过去,仅此而已。老子不仅用水来象征良好的德行,还把水看作是“道”的象征。所以说我们要学习水的“道”性,以道而行。

3、顺其然,知其然《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不是说道效法自然,而是说道就是自然。我们必须顺应自然的而生存。但是有一点要清楚,作为人,如果凡事只听其自然,任其自然,那就和动物没有两样。因为听其自然,就是顺应本能了。只有尽了人事而听天命,心无愧疚,才叫顺其自然。然而人的苦恼、忧愁、愤恨,大都来自于尽了人事,还偏颇于得失心。顺其自然,是接受缘生缘灭的自然法则,抱持“万般都是缘”的心态,一切随缘就好,就是要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但人超过五十岁,到了知天命之年,就不要太去想自己要做什么,因为自己想,不如老天替你想。老天对你安排什么,你就做什么。所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叫自然。知道我该怎么做,但为什么要我这样去做?也不必这么辛苦去了解。了解的我就了解,不能了解的就随它去。这样才能有一个喜悦的人生。

4、浮华不奢求,红尘莫回首《道德经》里说:有生于无。而我们往往注重看得见的东西,其实有形的东西最终也都会化于无,看不见的东西才更重要。《道德经》又在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圣人为腹不为目”,圣人不是顾着吃饱肚子,而是寻求内心的充实。“目”,指外界所有的东西。什么叫圣人?老子说就是内心安宁、平静,不受外面的引诱、惑乱的人,因此他不为目,不为看见的那些东西张罗,甚而拼命。所以说,做人做事不要站在社会的世俗面,不要处于表面形式的花样,一天到晚想自己能得到什么好处和功利。一个人去掉那些很浮华的、很形式的、很表面的东西,真正拿到实实在在的、很敦厚、很笃实的道,然后就可以遵道而行。因此,滚滚红尘皆是修行的道场,用我们有形的身体,来修养我们内在的品德。所以,《易经》里说,一切发生的都是好事。何时何地都是在给予我们修德的机会。凡事已过,都不要去回头后悔,重要的是吸取教训,导正自己的思想认识,从现在做起,一步步改正,修德才要紧。

5、人从道来又道去,离开大道妄自然《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把中间那几个字省略,就是“道生万物”。“道”是天地没有生成以前就存在的东西,叫作宇宙万物的总根源。一切都是“道”生出来的。那老子所讲的“道德”是什么呢?道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是本体,永恒存在的。

可是,道既看不见、摸不着,也听不到、闻不着,那怎么办?很简单,就是从人的行为来看。所以老子说,道之在天地叫作道,在人身上就叫作德。每一个人身上都有道,没有道,人就活不了。既然有道,就看要不要把它发扬出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从道中来,最后也会回道中去。如果我们表现得合乎道的要求,那么就叫上德;如果表现得不合乎道的要求,那就叫失德。

道不分上下,没有好坏,但是德一定有上下,一定有好坏。因此,我们要把道当做一面镜子,调整自己的德行。你有什么欠缺,向哪里去改善?向正道,而不要偏离。每一个人都要记住,我们一生都是要走正道的,这样才会心安理得,才会平安顺利。换句话,如果从生死的角度来说,人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求得好死。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要追求圆满的。通过不断地改造自己完善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完成自己此生的功课,最后心安理得地离去,开始新的轮回。总之,大道至简,往往简单的几句话,就能点明人生的至理所在。

敬爱的曾仕强教授用尽一生心血,来正本清源,讲清了中国人的道理,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而这些智慧,最重要的是要我们在一言一行中,去践行体悟。否则就会一知半解,不能内化于心,透通它更高一层的不言之妙。

本文内容来源:曾教授著述汇编

相关文章

  • 曾仕强教授作词的这首歌,写尽了人生大道

    我们要把道当做一面镜子,调整自己的德行。你有什么欠缺,向哪里去改善?向正道,而不要偏离。——「曾仕强每日箴言」 初...

  • 于心有愧 丨 良心有愧,原来随便错手可毁了人一世

    (1) 《于心有愧》这首歌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作词人林夕写的。 他写的歌词和他的人生阅历一样总是很有深度。 这首歌被陈...

  • 致敬曾仕强教授

    曾教授于11月11日晚驾鹤西去,深表哀痛惋惜,国学的传承人!不遗余力的推广者! 在所看过的国学视频讲座中,我是最敬...

  • 悼念曾仕强教授

    初识教授是在《百家讲坛》上,认真聆听教授不紧不慢的讲解《易经的奥秘》。教授端坐讲台前双手扶椅笑容可掬的画面还如在眼...

  • 曾仕强教授语录

    1.人与人之间不能没有距离,否则一定出问题,只要保持安全的距离跟所有人去做朋友。 总结:距离产生美每个人都有优缺点...

  • 曾仕强教授预言

  • 曾仕强教授语录

    一、品要做好本分工作 无轮处在什么位置 都能实现自我价值 二、一个脸上 没有笑容的女性 就基本上已经丧失掉 妇女的...

  • 曾仕强学习

    转发别人的,主要是自己用起来方便[呲牙] 这些是曾仕强教授系列课程全集,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全集 曾仕强《易经的...

  • 书,是我们最好的精神食粮

    双十一,买了四本书。《家教》《胡雪岩的启示》两本,这三本都是曾仕强教授写的;还有一本是《世上最大的力量是忍耐》,作...

  • 学天第一、为政第二—读《论语给青年的启发(上)》

    1 在读曾仕强教授的《易经的奥秘》期间,曾仕强教授建议读完易经的奥秘之后读一读论语,才能感受到孔子是真的了不起。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仕强教授作词的这首歌,写尽了人生大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ox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