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差不多一天的车,终于到达目的地。大西北的冬天,真的不可描述。一眼望去,一片苍凉昏黄,馒头似的的山坡绵延起伏,土地贫瘠,基本上大雨下来感觉也只是把土冲走而不是被储存,何况日常雨水也并不多,看那些稀疏的植被瘦骨嶙峋的模样就知道了。

我如果没记错的话,甘肃的经济一向是靠后的。地理条件有一定的原因,主要还是人吧。在省会兰州打车,出租车司机巨能聊,而且是个标准的吃货。我一直认为出租车司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司机说兰州的一大特点就是“吃”,而且对全国各地的食物都很喜欢,所以外地人来兰州开馆子只要味道好都能干下去;第二兰州人比较“懒”,满足于现状,不愿意去到别处去投资赚钱,在兰州挣着两三千的工资就满意了。兰州是我见过的众多城市里,市容相对老旧的,这么些年一直如此,没什么大变化。省会城市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能差不多吧。
就农村来说,陇上的民居都是独立的小院,远远看去没有一点其他的色彩,独自在一片混沌中静默。作为一个自小生活在水土丰茂的天府之国的人,我竟然很好奇就这种土地状况,他们的食物都从哪里来?
其实真的是杞人忧天吧。我夏天过来的时候,虽然土地依然是那个土地,土包似的山顶也没多大的改观,但平原地区的农作物也不少。辣椒、茄子、西红柿等蔬菜新鲜欲滴,苹果、桃子、梨子杏子挂满枝头,院里是丰收后的金灿灿的麦子,还有绿油油的玉米正为吐穗而努力。值得一提的是,当其他地方的夏日热得让人崩溃的时候,这陇上的夏夜还需要盖着被子,十足一个避暑的好地方!
四季分明在北方才感觉比较明显,同样的地方,冬夏的区别真的挺大的。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来说,也是自己的故乡,无法选择的地方,也会有天然的情感,而对于长久停滞不前的经济状况也是很无力的了。
远道而回的人们也可能只是回来过个年,说有多大的爱恋就不得而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