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圈,一友发了一组多肉,许久不联系,很好奇她什么时候多了一项爱好,便聊了起来。“不玩多肉,还能干嘛?”,她的反问,还是那么吊儿郎当,漫不经心,一如当年。
中文出身的她,书没少读,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时而抛出犀利观点,时而离经叛道,时而又迷失自我,茫然而无所追求。我们共事过一年,在编辑部。她每天都像幽灵一样飘到办公室,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在于,她总是若有所思,双眼迷离,目不斜视径直走到座位,我总怀疑,她从来没注意过我的存在。但每当这样想的时候,她会突然问我一个问题,或者来一句开场,可是眼神却依然盯在电脑屏幕,认真的淘着宝。我总是忍不住“唾弃”她,大好的时光,做什么不好。她从不生气,气若游丝的回应,“生活没有意思,不淘宝还能干嘛。”
此刻,看到她舞弄多肉,我大惊,原来她也有心灵手巧的一面,原来她也有有追求的时刻。结果她一瓢冷水泼过来。“生活没有意思,只能玩玩多肉。”
“你看那谁,人家多有魄力,自己在西安开了手作皮具坊,我还真挺佩服她。”她说的那谁,算是我们编辑部的办公室主任。此人,自恃文艺世家出身,高傲冷漠,辛辣刺激,从不知关心体谅为何物,只知物竞天择,别人活该。她真真实实给了我们上班如上坟的感觉。后来我们先后辞职,有了各自的选择。她也在若干年后离开了,选择了自己创业。
“佩服她干什么,你的工作多好,在高校,多少人羡慕的工作。‘’我耿耿于怀曾经的女魔头,不屑的说。她却不以为然,‘’我不过是混吃等死,你也一样。"对于她补充的这后半句,还真是让人有些冒火,她总是这样,文人的酸臭气,尖刻的反映在嘴上,话里自带三分毒。不过也非全无道理。稳定的工作,何尝不在消磨人的锐气和闯劲儿,我们缩在安全的壳子里,不敢去眺望世界。任何想要打破这平静的变动,都会让人感到不安。她厌恶这种生活,却又无力摆脱,只能以不羁来宣泄内心的不满与郁结。
我和她不一样,至少,我还能看到每天不同的阳光,至少我还在努力做点什么,最不济,我不会在淘宝消磨青春。显然,她的内心,空洞的没了希望。背后经历了什么,我无从知晓,只是惋惜,这样一块材料,自暴自弃。
前两天,也是编辑部曾经的同事,要我帮着写一篇朗诵稿,虽然工作忙,我还是应承了。我不能保证能写到最好,但是,会用心去写,要交代得了。她美术出身,绘画有天分,做设计是本行,不过是服从了家里心愿,接了家人的班,进了设计院。此设计和彼设计差的十万八千里,来了此地无处发挥,整理整理材料,收发收发文件,盖盖章,日子就在这无聊中打发了。我问她,怎么想起参加朗诵比赛了,映像里,她也不是那种积极活跃分子。她说工作十年了,总不被认可,也想砸出来点儿声响,证明一下自己。她的回答,更坚定了我写好稿子的决心,岁月没有消磨了她的初心,干涸的内心渴望绿洲。比赛在月底,真心希望她可以赢回一些骄傲。
谁的生活也一样,粗糙得像棒子面,酸甜苦辣都难以消化,只是有人蹉跎于此,有人不安于此。蒙着灰的心,怎么也看不到晴天和暖阳,而满载希望与奋斗的人,却能把这棒子面的生活,硬生生消化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