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新年来到,街上到处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对联,放眼望去,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年”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有独特的味道,中国年,意味着团圆,意味着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刻。
一年又一年的期盼,一年又一年的守望里,家是最亮的一盏灯。

记得小时候一年最兴奋的日子莫过于春节了,热闹丰盛的除夕团圆饭,爆竹声声辞旧岁,红红火火过大年,花炮在天空中尽情绽放,一派“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热闹景象,人人喜笑颜开,人人互道平安祝福。

初一穿新衣,从头迎到新,孩子最开心的是年初一睁开眼睛,就看到心仪已久的新衣服,妈妈亲手做的花布鞋摆在床前。

小孩子也不用担心被打骂,因为过年要讨个吉利,做错了事也可以一笔带过。家长都比往日更宽容,不但不用受惩罚,还可获得压岁钱,并可自由买自己想了一年的东西。何等开怀舒畅!春节对每个孩子来说意味着真正的过大年。

但过年还有一个讲究就是地点,地点不同年味就天差地别了。小时候家住县城,但每到过年我们都盼着回奶奶家,奶奶家住县城郊区的一个乡镇上,那里的年味很浓。那时候一到过年县城就像鬼子进村似的,空荡荡的,走在大街上都见不到几个人。

现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而今家乡的县城也是年味十足,热闹非凡,女儿一到过年就吵着回老家,老家亲人多,人情味浓厚,并可自由燃放烟花爆竹,凭添了些许喜庆欢乐气氛!
城市过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整座城市死气沉沉,万籁俱寂,没有一点生机,再加上人情淡漠,本来不冷的天让人从里至外的透心凉,人在异乡为异客的凄凉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每年春节前夕,奔波辛苦了一年的人们都向着家的方向奔涌而去,因为家里有一盏温情的灯,有望眼欲穿盼你归来的人。
总等到这个城市几乎空了一大半时才后悔怎么没回家?特别是大年初一跟家里人拜年时,听见那头的喧闹嘈杂笑声连绵,亲人的问候从电话中传来,顿时化作热浪滚滚的洪流涌遍全身,刺激我想家的每根神经…………
今年春节我和女儿又没有回老家,一则是因为经历婚姻的打击,不想看到亲人怜惜的目光,容易触景伤情。二则是因为女儿要补习,我们就这样理所当然地留在了厦门。
其实近些年我是恐惧春节的,尤其是离婚后独自带着女儿,经历了中年危机与挫败,空气中都弥漫着悲凉,家更是没了生机。

春节,厦门瞬间变成了一座空城,世界安静下来了,奔波的身体也闲下来了,肉体的静带来了思想的飘忽不定,想象力发挥到极致,头脑演绎着各种故事和场景。
我想象着万家灯火中阖家团圆热闹红火的场景,与我和女儿凄凉恬淡安静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开始自艾自怜起来,很多不愉快的记忆不停地跳出来影响着我的心情。仿佛背景音乐在耳边响起:
月儿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
几家飘零在外头?
把自己当成辛苦奔波的可怜人,黯然神伤……
第一次盼望着假期快点过,因为受不了这种煎熬,负面情绪多了会带来更多的内心恐慌与焦虑!喧嚣的世界可以让我跟着它一起躁动,回避自己千疮百孔的内心世界,不忍回顾不忍目睹…………

这个当下,最害怕孤独、寂寞和冷清,容易有凄凉之感。争取以后春节都回家陪着爸妈,做一桌儿时吃过的年味,陪着爸妈一起守岁,让时光慢慢流过。
为了这桌年夜饭,我真心渴望父母能长命百岁,因为有他们我才有家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