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删
小区门口的那排垃圾桶旁,总固定着一个佝偻的身影——是那位七十几岁的捡垃圾婆婆。无论春来秋往还是寒冬酷暑,她要么蹲在地上分拣旧衣服,要么弯腰把纸板叠得方方正正,或是用脚用力踩扁散落一地的饮料瓶。这一抹孤单和忙碌的身影,成了我每天出门、回家时,最熟悉的一道风景,也悄悄攒起了我心底的丝丝疼惜。
每次出门扔垃圾,我都会刻意分类,把能回收的物品单独清点成堆,不为她那一句感谢,但期待着带给她一点点暖意。
总觉得她一大把年纪,在本该安度晚年的年岁里依然忙碌辛苦,心底对她生出几分心疼和敬佩。甚至很多次地猜测,她的儿女都在做什么?为什么让老人寒冬腊月依然孤单地自力更生?
有一天晚饭时,奶奶说:“我把阳台上拿点纸板给楼下那个婆婆拿去,尽管她不太讨人喜欢,不过她也不容易,所以不跟她计较!”
原来,那个婆婆经常在楼下跟别人吵架,原因是争抢废品。她常年守着楼下那一排垃圾桶,只要有人人垃圾,她马上就去寻找可以被检拾的东西。如果要是有别人去捡,她就会大发脾气,甚至会张口骂人。
奶奶还说,那个婆婆就住在我们楼下,我们刚搬过来这小区的时候,有一天一大早她就跑来敲我们家的门大吼,说我们家把掉落的头发扔到了她家的阳台。
我们家阳台是用透明玻璃封好的,也挂着窗帘,最重要的是我们家没有任何人去阳台上梳头。还有,我们家是头一天刚搬进来的,压根就不可能有谁扔什么头发。后来才知道,那个婆婆欺生,看我们家刚过来,所以她只是来给我们一个“下马威”的。
听说婆婆的儿子在法院工作,儿媳妇也是有知识有工作的体面人,可是因为婆婆为人处事过分,她跟儿子家搞的四分五裂,几乎到了不往来的地步。事情是这样的,婆婆的儿子媳妇很忙,希望婆婆帮忙带一下孙子。比如忙不过来的时候帮忙接送孩子,在家里给孩子煮饭。可是婆婆坚决不同意,她说她要自己挣钱,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她硬是对孙子不管不问。所以,她的儿子和媳妇就真的不管她,甚至还搬出去单独住了。
听了她的故事,我心底隐隐作痛,些许是失望,些许是不可理解。
如今再路过那排垃圾桶,我不会再刻意放慢脚步,也没了单独留起可回收垃圾的念头。不是不再体谅老人的辛苦,而是明白:真正让人远离的从不是生活的窘迫,而是那份欺软怕硬的计较,和把“自我”凌驾于亲情与善意之上的自私。
就像尘埃会遮住阳光,人心底的偏差,终究会把身边的温暖都推向远方,哪怕是至亲至爱的人,也会在一次次失望后转身离开。













网友评论